1、下列对语文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光的赞歌》等。
B.“这件事情不是小明做的,就是小夏做的。”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C.“不论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烽火硝烟里,还是在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惊涛骇浪中,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体会意义”。
2、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代社会诸多事实表明,读书之多寡同财富之多寡并不成正比。
②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样读书太过于沉重。
③于是读书被视为博取功名、财富的手段。
④对少数人来说,多读书,确有这功效。
⑤古人留下的关于读书之用的典型话语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A.①④②⑤③
B.⑤③④②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①④③②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好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B. 他对人从来都是彬彬有礼。
C. 他喜欢在众人面前自吹自擂,还边唱边跳,总会赢得大家的阵阵欢呼。
D. 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相得益彰啊!
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节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释)①米家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春和景明(___________) ⑵心旷神怡(___________)
⑶悉成明霞(___________) ⑷得踏危石(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记》
B. 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 不以物喜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一则)
D. 悠然有遗世之想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太 虚 一 碧 长 江 万 里 无 复 微 云 点 缀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闲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全诗从“弃置身”到“长精神”,体现出由_____到_____的情感变化。
(2)颈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警语?请从诗句蕴含的人生态度和哲理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通知,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通知
①七、八、九年级同学:
②2021年的夏天必须被铭记,那是灾害与希望并存的一段日子。③洪水肆虐中原地区,房屋倒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④这时,全国上下的目光集聚河南,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郑州,志愿者们也倾尽全力,无畏风险、甘于奉献……这些人值得被我们铭记。⑤为了牢记他们的付出,发扬他们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精神。⑥我校团委决定举行“洪水无情,人间有情”的演讲比赛。⑦请同学们踊跃报名,由班级团支书登记,报名截止日期10月10日。⑧比赛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
××校团委
2021年9月18日
(1)任务1:这则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任务2:这则通知中有一处病句,找出并改正。
(3)任务3:请你写出一句积极向上的活动宣传标语。
8、默写古诗文。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树绕村庄,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望海潮头,___________
下联:滕王阁上,墨客前边一赋新
(7)诗词具有抒情的功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9、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1-2019中国城乡集中供热面积
——数据来源:《2019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材料二】
11月8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又是“三警齐发”,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与此同时,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会议的议题是: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
周兵认为,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全球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直接对应着“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偏高趋势,当受气候事件影响时,个别年份仍会出现冷暖波动,会有强寒潮发生。
——《人民日报》
【材料三】
供热系统如何借助智能化调节,以兼顾节能减排、安全高效?现在是数字化的时代了,我们有了更多手段,去升级原有的供热调度系统——更多的传感器物联网、更精确的信息、更准确的天气和需求模型,这些都是让热网变得更聪明的关键因素。
2020年冬天,华为云帮助哈尔滨市的一家供热公司完成了智能化改造。
2019-2020供热季,华为与哈尔滨太平供热联合展开智慧供热实践,推出“供热智能体”,借助华为云EI数据治理和算法分析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对换热站、单元、住户的运行规律进行画像,构建出根据气候变化产生热量需求的预测模型,实现 “热源、管网、换热站、住户”联动的全网协同控制,按需定产,平衡供热。
——《果壳网》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从【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从2011年的47.4亿平方米,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92.51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几乎翻了一倍。
B.周兵认为,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表明人类在治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初见成效。
C.随着科技的进步,供热系统有望实现智能化。
D.华为与哈尔滨太平供热联合展开智慧供热实践,目前已实现按需定产,平衡供热。
【2】综合三则材料,在横线处补出下联。
上联:集中供暖融冰雪
下联: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①从“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最新数据显示,快手拥有近7亿累计用户,1.2亿日活跃用户,抖音正向此靠近。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②“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频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搞笑以及刷底线猎奇。如果说此前网络上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还是打打擦边球、尚显“含蓄”的话,那么那些短视频无疑是在赤裸裸地进行感官刺激。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只是,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③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④有媒体研究者曾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所热爱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生的主题能否深化。警惕“娱乐至死”、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⑤“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本应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当下,价值多元、选择爆棚,青年人如果每次都随流行而去,在屏幕中“坐井观天”,任凭人生的主题被一次次冲散,那就会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相反生命的这一阶段,正是学本领、长才干、拓视野的黄金年龄,正是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关键时期,还应该有科学、文化、艺术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青年人应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1】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刘淑萍
①朋友圈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
②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再看黑色的部分则完全成了面目狰狞的怪物;第四幅图正着看是位老姬,将手机倒过来180度,看到的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妙龄少女。
③非常神奇,我佩服制作者的创意。这条微信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有多么重要!
④青蛙和马、花瓶和女孩、天使与魔鬼、老妇与少女,有的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是美丑的对立,有的是人生的两端,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影像,竟然可以互换。
⑤想起盲人摸象的寓言,摸到耳朵者,说像簸箕,摸到大腿者,说像柱子,摸到尾巴者,说似绳子。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出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局部,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摆脱主观成见,观察事物,左看右看,横看侧看,才能看到各种影像,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⑥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也是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硬币有两面,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阳光鲜花,青春美貌,友谊爱情,事业成功……这些都是正面;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都会经历坎坷挫折、疾病衰老,可能面临背叛失误,生活暗淡无光,郁闷、烦恼、惆怅、痛苦……这样的时候,倘若能够调整思维方式,调整心态,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者换个积极的活法,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⑦台湾作家刘墉有一位朋友,与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演员结了婚,当别人说他捡了个剩货时,他说:我开个旧奔驰,虽是三手货,但马力很足。就像我太太,在演艺圈20多年,见过多少场面,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好菜,又顾家。其实,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当别人又说她看不出当年的风采、并不完美时,他又反驳说:我自己也不完美,谁没有往事,谁不是千疮百孔。正因为我们经历过一些事,所以都成熟都知道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⑧人人都有烦心事,遇到烦心事,试着换位思考,让乐观主宰自己,可能就会有好心情,继而带来好运气。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凡事往好处想,积极努力,可能你很快“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世界原来如此美丽!
【1】本文作者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以朋友圈里的一条微信作开头,其作用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B.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换个角度看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D.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下面的这首七言绝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谈谈。
《舟还长沙》
郭六芳
侬家家住雨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12、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孩子发现了一个蛹,他看到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久也没有钻出来,就用剪刀剪开蛹,帮助蝴蝶破茧而出,可是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去挑战困境的蝴蝶永远飞不起来。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