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成都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萧索 恣雎 如坐针毡 郑重其事

    B.端详 糟蹋 无精打彩 前仆后继

    C.驾驭 侍候 走投无路 根深蒂固

    D.褴褛 悬虚 不屑置辩 轻而易举

  •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朝统治集团自吹自擂的“中兴大业”美梦,一转眼间已彻底化为灰烬。

    B.这位“学霸”的学习能力实在很强,很多知识都能见异思迁、融会贯通。

    C.听到法庭最后的宣判,这个作恶多端的“杀人狂”歇斯底里地哀嚎起来。

    D.两岸企业家携手壮大民族经济,“台独”分裂势力散布的谣言不攻而破

  •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宿营(sù) 意(shàn) 妄想 仰韶文化

    B.劫(lüè) 板(jiā) 冒然 不言而喻

    C.流(shú) 循(zūn) 鲁钝 心无旁骛

    D.旅(jìng) 侦(jī) 困厄 形销骨立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B.不要满足于欣赏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不要被口若悬河的主讲人所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学点什么,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找本靠谱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

    C.我们要加强禁毒宣传,加大执法力度,让贩毒分子走投无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D.虽然这道题难度比较大,但是经过张老师耐心讲解,同学们最终还是大彻大悟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①王之甚矣 ②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③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皆美于徐公

    B.涓人言君曰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C.君遣蔽甚矣

    D.死马买之五百金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3)翻译句子。

    ①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 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4)甲、乙两文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甲文:  

    乙文: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渔家傲·十二月严凝天地闭

    (北宋)欧阳修

    十二月严凝天地闭,莫嫌台榭无花卉。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气,直教耳热笙歌沸。

    陇上雕鞍惟数骑,猎围半合新霜里。霜重鼓声寒不起。千人指,马前一雁寒空坠。

    (注)①严凝:特别寒冷。

    1作者写了严冬里人们的哪些活动?

    2这首词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举一例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中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它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自己。汉字中有一类字是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蓝天中学九(1)班准备开展“领略汉字魅力,传承文化经典”的主题探究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拆字悟理)请仿照示例,在“信”和“劣”中任选一字剖析并探究蕴含的哲理。

    示例:舒拆字:舍+予

    剖析: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舒心。哲理:学会奉献和分享,自己就能收获快乐和幸福。

          

    ①拆字:        ②剖析        ;③哲理:         

    【2】(调查探究)某媒体公布的“2020年度十大热点汉字”投票结果如下∶

    排名

    汉字

    票数

    34294

    24262

    23752

    21043

    19707

    19702

    18696

    18079

    17831

    17539

    ①请概括这十个汉字入选的共同特点。

    ②“康”字位居“十大热点汉字”榜首,请从不同角度简述其入选的意义。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上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原文有删改)

    1文章前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景物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开头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

    4文章是怎么描写“雨”的?写“雨”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 10、文学文本阅读,完成小题。

    街坊

    李世英

    ①老街的小巷窄窄的,长长的,房檐接着房檐。家家院落,起起伏伏,错落有致。

    ②卷子的深处有这么两户人家,一家是胖婶,一家是老焉。

    ③胖婶在巷子口东侧搭个帘篷,铁桶煨个火炉,置办了一个烧饼铺,做起了烧饼。胖婶做出来的烧饼,又薄又脆,焦香爽口,小巷的老街坊们都喜欢吃。老焉,自家责任田里种植蔬菜,在巷子口西侧摆个小菜摊,一杆老秤,一称就是几十年。

    ④每天老焉回家,对面的胖婶烧饼,总会给老伴带上两个。老焉的老伴,早已闻惯了胖婶烧饼熟悉的味道。老焉的蔬菜,便宜,分量足。每天收工,胖婶一定会称上一二斤。

    ⑤胖婶和老焉的老伴,是街坊上的老姐妹,就是性子不合,一个直筒子,一个辣婆子,吵一阵,闹一阵,好一阵,在巷子里闹腾了好些年。

    ⑥前几天,一件鸡毛蒜皮小事,惹得胖婶和老焉老伴又闹掰了。

    ⑦这一次,正赶上老焉儿媳妇生孩子,老焉老伴就去了上海。

    ⑧老伴走了,老焉倒省下了烧饼钱。胖婶呢,老焉的菜价便宜,近在家门口,不买还真不划算。

    ⑨胖婶就是胖婶,买起菜来仍不示弱。每次收工回家,径直走到老焉的莱摊前,斜着老焉,拣拣挑挑一大把菜就上秤。老焉就老眯着眼笑,手扶着秤杆子撅得高高的。胖婶丝毫不领情,指头直点老焉的头:“老焉呀老焉,别人都用电子秤,你还用这老秤糊弄人。你这秤头,明显不够数。”临走,胖婶还要顺手捎上一小把。老焉还是一脸笑:“大妹子,自家田种的,再送你些!”说完,顺手再给胖婶递上一把菜。

    ⑩老焉,习惯成自然,每天卖菜,都要等到胖婶收工时来捎上一把。

    这天,不等胖婶收工,老焉竟先收起菜摊,奔向胖婶的烧饼铺,还提来一大兜子蔬菜:“大妹子,儿子刚刚打来电话,老伴突然脑溢血,在医院已经昏迷了两天。今晚8点,我就坐高铁赶去上海了。这几天,菜是顾不上卖了。这一兜菜,足够您吃上几天。吃完了,蔬菜田里还长得旺着呢,得空您去摘!”

    胖婶一愣,手中正做的烧饼“啪”地掉到了地上,眼圈立马红了:“咋?我老姐,平日身体硬朗朗的……”

    老焉放下菜,起身就要走,却被胖婶一把拽住了。尔后匆匆跑进里间,再转身出来,手上就多了两沓钱,硬塞给老焉:“这几年,你给儿子置新房,娶媳妇,手头不宽裕,这是两万块,给老姐的救命钱!”

    老焉眼一热,谢过胖婶,抽身急着往家赶。

    老焉迈腿刚走几步,胖婶忽又记起一件事,朝着老焉的背影喊:“老焉,等一等。”忙不迭一股脑装起一袋子烧饼,一步紧一步追上去,拍着袋子里鼓囊囊的烧饼,郑重地对老焉说:“多少年了,老姐最喜尝这一口。晚上去上海,记着带上它,我老姐,保准吃得上!”

    胖婶的嗓子亮,话还没落音,就风一样弥漫了整个小巷。长长的巷子里,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静谧得只剩下胖婶满满的烧饼香味。

    1阅读这篇小说,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情节。

    2品读文中画线句,按要求完成问题。

    (1)“胖婶一愣,手中正做的烧饼‘啪’地掉到了地上,眼圈立马红了:‘咋?我老姐,平日身体硬朗朗的……’”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2)“忙不迭一股脑装起一袋子烧饼,一步紧一步追上去,拍着袋子里鼓囊囊的烧饼,郑重地对老焉说:‘多少年了,老姐最喜尝这一口。晚上去上海,记着带上它,我老姐,保准吃得上!’”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胖婶”和“老焉”这对街坊,形象鲜明,但在人物塑造的手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小说开头、结尾都描写了“小巷”,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拥抱

    ①林海在大城市的机关单位工作,去年春节终于抽出空,回到老家跟爸妈欢聚一堂。一眨眼的工夫,假期结束了。要返程的时候,林海心里不免难过起来,工作大忙了,路途太遥远了,或许下一次团聚又得是春节时。

    ②时候不早了,林海用力拥抱了一下妈,又向苍老的爸挥挥手,就掉头大踏步走了,再耽搁下去,他的眼泪会流出来。

    ③当到家的时候,妈打来一个电话,说:海子,你走后,你爸一直不开心,酒不肯喝不说,连饭也不想吃。

    ④林海忙说:妈,您告诉爸,一有空我就会回去的,那时候我一定多陪爸几天……

    ⑤妈打断林海说:不仅仅是这个,我偷偷告诉你原因,主要是你离开家时跟我拥抱了,没有跟他拥抱,他就有点伤心了。说儿子大了不亲热了,生分了,说他以前那么喜欢你,你小时候他天天把你搂在怀里,现在连个拥抱都不肯给,这老头越过越像小孩儿了。

    ⑥林海听了,心里诧异,不就是一个拥抱吗?爸竟然需要这个!

    ⑦不过爸说得对,不知从什么时侯起,父子之间开始变得生分了。平日里总是本能地打给妈电话,打给爸总觉得无话可说。而一旦父子面对面,更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句话,跟妈倒有无穷无尽的话要说。有时跟爸不像是父子,倒像是陌生人,甭说拥抱了,连拉下手都觉得别扭。或许天底下所有的父子全是这样吧?

    ⑧无论怎么说,下次回去时,一定要狠狠拥抱爸一下。

    ⑨城里日月飞快,一晃半年过去了,林海一直忙;再一晃又过年了,林海还是忙。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好在来日方长,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回去,还欠爸一个拥抱哩。

    ⑩时间跑啊跑,又不知跑了多远。这天林海忽然接到电话:爸突发疾病,恐怕不行了!

    林海一听,就像身后的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塌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倒了,他的心脏像被一只巨手一下子摘了去,空荡荡的,除了疼,还是疼。

    这一路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原来回趟老家并不算太难,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只要愿意挤,总会挤出时间的,可自个儿以前怎么就那么望而生畏呢?

    当他一脚踏进家门的时候,正看到爸静静地躺着,妈和亲戚全围着。

    妈说:你爸老早就感觉不舒服了,可不让我跟你说,说你太忙,他还说,海子说要拥抱我呢,我得好好活着……

    林海好不容易才脱下鞋爬上床,坐在爸的脚底下,然后虔诚地伸出双手托住爸的后背,轻轻一用力,爸便坐了起来,啊,什么时候爸变得这么轻了?

    爸身上暖乎乎的,有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自个儿小时候爬在爸背上时闻到的味道,是寒夜里躺在爸怀中闻到的味道。太熟悉了,又太陌生了。

    然后,林海把爸的头轻轻靠在自个儿的肩膀上,就像他小时候靠在爸的肩膀上一样。

    林海再用力搂住爸的腰,说:爸,我拥抱你了……

    爸没有回答,在几分钟之前,爸已走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   作者,许树建,有改动)

    【1】请从林海的角皮,围绕“拥抱”梳理本文的情节脉络,在横线上补写相关的情节内容。

    (1) ______________   (2)接到母亲电话,决意给爸一个拥抱。

    (3)很久未回老家,欠爸一个拥抱。 (4)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我偷偷告诉你原因,主要是你离开家时跟我拥抱了,没有跟他拥抱,他就有点伤心了。(林海的爸爸为什么如此在意儿子的一个拥抱?)

    (2)林海一听,就像身后的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塌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倒了,他的心脏像被一只巨手一下子摘了去,空荡荡的,除了疼,还是疼。(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林海这一人物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林海因为工作忙,不能与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情有可原;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林海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不及时对父亲尽孝,不能原谅。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   情,自难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