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做人当如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人如其名。无论是居庙堂之高,______处江湖之远,他总是乐天知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消极地______的人生态度,而是经历了风萧雨晦,______了惊涛骇浪以后,不______结果完美的智慧境界。
A.还是 推波助澜 领会 要求
B.而是 随波逐流 领会 要求
C.还是 随波逐流 领略 苛求
D.而是 推波助澜 领略 苛求
2、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细细_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______,杜耒喝出了“寒 夜客来茶当酒”的______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______。
A. 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 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 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 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3、怡宝整理的文学作品,有一项说法不完全正确,请选出来( )
A.童话寓言故事常常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揭示主旨。《皇帝的新装》借助想象讲述了一个皇帝因受骗上当而裸体游行的故事,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赫尔墨斯与雕像者》通过想象讲述了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的人。
B.不同笔法的民俗风情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几回回”“白羊肚手巾”“白生生”等口语展现了浓浓的陕北风情。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散文化的语言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高原人民粗犷、豪迈的性格。
C.文言佳作每每蕴含着家国之情。《唐雎不辱使命》写唐雎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保全国家的故事,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思想。
D.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中得以再现。《藤野先生》再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社戏》再现了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风俗。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站在长江北岸,欣赏葛洲坝高山出平湖的壮观景象,聆听坝后人声鼎沸的涛声,一静一动,那是多么新奇的感觉。
B. 几十户贫困群众激动地接过新房钥匙喜迁新居,大家随声附和地说:“这真是雪中送炭,感谢党的好政策,圆了俺们的迁居梦!
C. 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 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5、阅读下面 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⑪,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泓:泓水,河流。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字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君的卫士。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⑪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国指商朝。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_____
(2)牺牲玉帛 牺牲:_____
(3)公伤股 股:_____
(4)不鼓不成列 鼓: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只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你觉得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唐】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请结合画线句中的意象,简析此句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7、某学校开展“中华经典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
⑴(观点论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诵读经典的好处。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诵读声。请你谈谈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看法。(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⑵(经典链接)根据右图,概括这首经典诗歌的主要内容,字数在60字以内。
⑶(撰写对联)小明用对联形式表达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请你根据上联为小明补充下联。
上联:传承经典润泽后世
下联: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①岁寒, 。 (《论语》)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9、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傅雷
杨绛
①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
②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但过了一会儿,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的调解也起不了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喝。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梅複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③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傅雷的自比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虛。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杂些不够朋友的人。误会、偏见、忌刻、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讯销,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④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帖,他就临什么字帖;钟书忽然发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六帖来,并用草书抄稿子。
⑤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
⑥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只要看他翻译的这传记五种,一部胜似一部。《夏洛外传》是最早的一部。《贝多芬传》虽然动笔最早,却是十年后重译的,译笔和初译显然不同。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翻译上的问题,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这许多信可惜都已毁了。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所悬的翻译标准。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⑦傅雷翻译这几部传记的时候,是在“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他要借伟人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帮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他要宣扬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可是,智慧和信念所点燃的一点光明,敌得过愚眛、褊狭所孕育的黑暗吗?对人类的爱,敌得过人间的仇恨吗?向往真理、正义的理想,敌得过争夺名位权利的现实吗?为善的心愿,敌得过作恶的力量吗?傅雷连同他忠实的伴侣,竟被残暴的浪潮冲倒、淹没。他这番遭遇,对于这几部传记里所宣扬的人道主义和奋斗精神,该说是残酷的讽刺。但现在这五部传记的重版,又标志着一种新的胜利吧?读者也许会得到更新的启示与鼓励。傅雷已作古人,人死不能复生,可是被遗忘的、被埋没的,还会重新被人记忆起来,发掘出来。
(相关链接)
①傅雷,一代翻译巨匠。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译著有《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传》《约翰·克利斯朵夫》《恋爱与牺牲》《人生五大问题》《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贝姨》等。“文化大革命”之初,遭到红卫兵抄家,又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1966年9月3日凌晨,在家中呑服巨量毒药,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②“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傅雷家书》)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蹑足(_______) ②泥淖(_______) ③谬误(_______) ④阴霾(_______)
【2】由选文第①段可知,旁人认为傅雷严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根据第②段追述的往事,如果用一个词来替代“严肃”,你会想到哪个词?
【3】仔细阅读选文第②段及链接②的内容,就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方式等谈谈你的认识。
【4】选文第③段中,傅雷为什么把自己比作“墙洞里的小老鼠”?请谈谈你的理解。
【5】选文第⑤段中“信手拈来” 一词是什么意思?它对表现人物有着怎样的作用?
【6】“狂傲”和“虚心”是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都用来形容傅雷的性情,这样是否矛盾?请结合⑤、⑥段简要说一说你的理解。
【7】品读选文第⑦段,从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10、阅读《含泪的笑声》,完成下面小题。
(1)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招聘。第一次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我,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2)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
(3)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4)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
(5)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应着。
(6)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
(7)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今天却不少,许多人都买了站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你快下车吧。”父亲说:“不急。”
(8)他一直把我送到座位,又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往出跑,可刚跑到门口,车门哐地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9)这下糟糕了。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10)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错了作业的学生。
(11)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到了二百里以外。
(12)后来我们一家人说起这事就笑,母亲笑他笨,脑子缺根弦。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差点背过气去。父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只停了三分钟。”
(13)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14)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这事,我儿子听了,睁大好奇的眼睛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要不咋会坐在这里呢?”儿子又问:“那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15)我一下愣住了。
(16)我想起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掏,说他自己有。我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于是我接过母亲的话说:“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17)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给你妹妹买书包的,结果全花啦。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你咋不让娃补票呢?他说:娃在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18)这回该我惊讶了,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爸,那晚你没有住店?又是咋回来的?”
(19)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
(20)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叫花子往出赶。第二天在车站帮人下了一车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没法看。”
(21)啊?原来这样!
(22)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噙着泪花。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他从来没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一顿吃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23)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24)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为什么“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2】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16)段画线句中点出两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两个?为什么?
【3】“我”的儿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物在文章的情节发展中有何作用?
【4】第(1)~(11)段中,父亲平实质朴的言行中流露出含蓄深沉的父爱。请任选两处,加以品析。
11、 李逵的独特思维方式
刘烈茂
“杀到东京,夺了鸟位”是李逵的又一句口头禅。黑旋风不只行为特别,他张口说话,也和一般人不一样。“鸟”字是他特有的装饰语。他每次说话,很少没带“鸟”字。鲁智深骂人的时候也常有“鸟”音,李逵用“鸟”字则不限于骂人。除了“鸟官”“鸟皇位”“鸟皇帝”根本不把官僚、皇帝放在眼里,“鸟师父”“鸟水泊”也常常出自李逵的嘴巴。不过,探讨李逵独特的说话方式和思维方式,不能只注意他在运用“鸟”字的独创性。
最能代表李独特思路的还是他谈及皇帝的时候。在传统社会里,皇帝是一国之君,被称为“天子”,是代表上天来统治天下百姓的,因此人们把皇帝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说到皇帝不是毕恭毕敬,就是诚惶诚恐。唯独李逵,目无君王,涉及当朝皇帝,也总带着藐视的口吻。
李逵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对朝廷的藐视和大无畏的造反精神,“便造反,怕怎地?”卫道者听了这些话,不仅感到刺耳,简直是大逆不道。“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分别做皇帝、丞相和将军。李逵虽然没文化,但有关改朝换代的故事,大概听过不少。因此,他急切渴求再来一次改朝换代,打江山,坐江山,“在那里快活,却不好?”梁山英雄不知有多少人内心也盘算着有朝一日打下江山当官过快活日子,只是嘴巴不说出来而已。“大皇帝、小皇帝”的安排,真是妙语惊人。这是李逵特有的想法,别人说不出。也许他不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也许他知道,但不理这一套。打下了江山,晁盖、宋江两位哥哥怎么安排好呢?一个当大皇帝、一个当小皇帝,像在家里有大哥有小弟一样,不就妥善解决了吗?李逵的无所畏惧的反叛精神常和天真烂漫的幼稚想法结合在一起。他根本不了解人世间的事情复杂得很。皇帝只能有一个,出现两个皇帝即使是亲兄弟也会斗得你死我活。
《水浒传》最后一回,写李逵直接找皇帝算账,尤其令人难以忘怀。
这个情节发生在宋徽宗的梦境中。当时宋江、卢俊义已被奸臣分别用水银和鸩酒谋杀,吴用、花荣俱皆自缢身亡。这些梁山首领神聚蓼儿洼,冤魂不散。徽宗梦游梁山泊,宋公明向他倾诉平生表曲。忽然宋江背后转出李逵,手锘双斧,厉声叫道:“皇帝,皇帝!你怎地听信四个贼臣挑拨,屈坏了我们性命?今日既见,正好报仇!”
这个梦很有意思,表现李逵找徽宗算账,不是李逵做梦声讨徽宗,而是徽宗梦中遭受李逵的讨伐。从徽宗的感受里间接反映黑旋风的声威,给人印象更为深刻。
梦中的李逵不找高俅等四贼臣算账,而是直接厉声痛斥“皇帝听信贼臣挑拨”,直接找皇帝报仇。此中隐含的深意,不言自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梦中出现的宋江和李逵,虽属幻影,其言行举止,无不传神。宋江见到皇上,马上跪拜在地,垂泪启奏,乞求怜悯;李逵却直呼“皇帝”,抡起双斧,径奔皇上。两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梦情节并不复杂,所表现的内涵却极为丰富,极为深刻。可以把它看成李逵一生的总结,宋江一生的总结,徽宗一生的总结,也可说是一部《水浒传》的总结。
一生反皇的黑旋风,其言其行,说他“狂”是可以的;责其胡闹,则需看看自己站在什么立场。在传统社会里,忠君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仅支配了宋江、卢俊义这类人物的行动,而且也毒害了吴用、阮氏三雄这些人物的神经,甚至连在五台山上修行的老和尚也不能摆脱忠君思想的束缚。智真长老在禅堂里也念起“忠君经”:“此炷香,伏愿今上天子万岁万岁,皇后齐眉,太子千秋,金枝茂盛,玉叶光辉……”联想到岳飞愚忠被害,梁山效忠致毁,李逵从上山那天起,直到死后灵魂出现在徽宗梦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反对专制的帝王(不是反皇权),人们是否应给予较高的评价呢!
(选自《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版,有删改)
【1】综合以上两篇文章,评价李逵形象。
【2】本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3】根据《水浒传》的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可以把它看成李逵一生的总结,宋江一生的总结,徽宗一生的总结,也可说是一部《水浒传》的总结。
【4】“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现。仿照对语段一的分析示例,请从语段二中探究鲁达的独特思维,提出观点,并完成论证。
(语段一)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如闻名。”
“你即是史大郎时,多闻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
分析示例:“四海之内皆兄弟”,只要英雄好汉,就是鲁达的好兄弟。史进与鲁达素不相识,初次相识,鲁达闻得对方是九纹龙“史大郎”就邀请他喝酒去,足见其为人的豪爽、侠义。在他的思维里,没有认识与不认识,只有对方是不是真英雄、真豪杰。是真英雄真豪杰的,就是我鲁达的好兄弟。
(语段二)
“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
“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12、任选一题作文。
(1) 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
请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一头小狮子因为贪玩而远离了狮群,不幸遭遇了几只鬣狗。本来,小狮子这时候还有机会逃生,但由于过分自傲,他却放弃了机会。
“我是狮子。”小狮子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不错。”领头的鬣狗说,“如果你是一只成年狮,那么你是强者,我们是弱者。而今你还是一头幼狮,你是弱者我们是强者,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是弱肉强食。”说完,鬣狗们便扑过去把小狮子咬死吃掉了。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