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昭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公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就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 令、贤、仁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如令堂指对方母亲。

    C. 茅盾的《百合花》是一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安排精巧合理;二是运用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

    D.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游记散文《绿》着力描写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情绪。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灵柩   气吞斗牛   媚上欺下   一代天娇

    B.磨励   自知之明   涕泗横流   红装素裹

    C.璀璨   断章取义   重蹈覆辙   言行相顾

    D.栖息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三顾茅芦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A.刘国梁虽已卸任国乒总教练职务,但他的丰功伟绩令人铭记,是国乒史上伟大的一页。

    B.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C.那懒惰又无用的人,不管他能活多长,都是饱食终日,虚度一生。

    D.我们把欧洲所有财富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 4、下列句子中修辞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阶上升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D.“这些人……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越信宿①,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②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③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④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节选自《雪窦游志》,有删改)

    注:①越:过。信宿:连住两夜。②牧竖:牧童。③舆夫:轿夫。④率:大致、大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B.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C.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D.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而繁阴  秀:

    ②苍白发   颜:

    ③遂小溪   缘:

    不应所问   或: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4(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甲)(乙)两文都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夜寄邱员外①

    [唐]韦应物

    怀君属②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③应未眠。

    (注释)①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②属(zhǔ):正值。③幽人:悠闲的人,指邱员外。

    1诗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山空松子落”这一句在写法上,与王维《山居秋暝》(读本)中“ 明月松间照,________”两句相同,都运用了_______的表现手法。试结合选诗,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10月25日,周末恰逢重阳节,山东济南千佛山迎来客流高峰,大家前来赶山会买东西,场面非常热闹。除了赶山会之外,不少游客选择登高望远,爬上山顶远眺济南城市风光。然而,有游客无视千佛山禁止携带烟火的规定,在山顶处抽烟,引起众人不满。最近网络上就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在千佛山山顶,有一名男子因为在山顶处抽烟,被两名大爷看到后上前制止,双方因此发生了言语上的争执。

    1请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与前面一句构成对偶句,作为山林防火的宣传语。

    游青山揽胜景感谢前人,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大爷上前制止男子抽烟时,男子称大爷“管不着”。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对抽烟男子怎样说?

    3有句俗话叫“多管闲事惹是非”,平时也常常有人告诫我们要“少管闲事”。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看法。(100字左右)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而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2)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我们应该学习《行路难》中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虽处逆境,仍豪情满怀,壮志在胸。

    (4)拥有一颗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的赤子之心,如先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勇敢和乐观,在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保持清醒和谦逊。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写山中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个自尊自爱的人

    高深

    (1)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庄子》。

    (2)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圣哲。他在靠编草鞋度日的贫困处境中,心胸却出奇的博大,向往的是大鹏振翅翱翔于九万里碧空。当诸多圣贤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向君王和诸侯们说教怎样“治人”的时候,庄子却背对君主面向大众,虔诚而又恳切地劝告平民百姓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如何在丑恶多罪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

    (3)自尊与自爱是一个人生存和成功的最雄厚的资本;也是作为一种到达理想境界和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自尊更多是从“尊重别人”那里获得的赠品;自爱则是从自己一生实践中结的果实。自爱不仅仅是爱自己的身家性命,尤其是爱护自己的声誉和品德。不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或是自己一个人独处,都能以很高的品格管束自己,不与任何卑劣的事情挨边,不可告人之事不为,这便是一个人从内到外坚守着自爱。

    (4)生活中有无数陷阱和深渊,不自尊自爱的人,将掉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最可怕的陷阱和深渊。那些贪官们是典型的不知自尊自爱的人。由于早些年的某些业绩或才华,或是由于曾经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让他们去掌握一定的权力,可是他们自己并不真正爱戴自己,突出的表现是:个人欲望膨胀,无限放大一己之私,为金钱敢于铤而走险,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成捆成捆地捞钱,吞噬人民的血汗,结果落个身败名裂。难道这“陷阱”“深渊”不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吗?

    (5)“深爱自己者将无敌。”爱自己的人总是那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例如对待权力,他们总是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要用这些权力去做什么事情,为谁去谋福祉。但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英国记者,文学家切斯特顿在《正统》一文中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人苦不自知呀。贪官们就是不自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不为人民干好事,反而干坏事。对这些不自知也就不自尊自爱的权力者,人民不仅要收回权力,而且要给他们严厉惩处。这就叫做“不知自爱反是自害”。

    (6)自爱是叫人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地位,从而使自己自觉、自制、自尊、自重、自强,直至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是自尊自爱应杜绝“过度”,不要忘记了尊重别人和爱别人,尤其不要把自尊自爱与“自私”混同了。自尊自爱不是要你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贵,比谁都完美,比谁都有功劳,比谁都了不起。一个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也必然懂得尊重人和爱人。

    (7)爱自己的人首先是那些战胜自己的人,战胜自己的私心,用爱心的甘泉去灌溉所有焦渴的土地。“爱我”与“忘我”是辩证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忘却自我的时候,才可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种“服务”和“有益”自然会赢得社会与人民对你的尊重和爱戴。所以说想让别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想让别人爱你,必须先爱别人。自尊和尊人,自爱和爱人,看来像是两回事,实际上是一回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并说明它的作用。

    3下面两则材料中的人物的生活态度是否适合给本文做论据?说说理由。

    【材料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材料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10、换个角度看人生,你的生活也很美

    ①泰戈尔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

    ②诚如斯言,你的人生是顺还是不顺,生活是美好还是糟糕,全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很多的烦恼,就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③举个例子,面前有两种橘子,一种大而酸,一种小而甜,拿到大的人会抱怨太酸,而拿到甜的人则会嫌弃太小。

    ④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酸橘子虽酸但很大,而小橘子虽小却很甜,心理不就平衡了吗?其实,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完美、不如意,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就能发现另一面的美好。

    ⑤许多时候,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面对人生的心态。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也是那么的美好。

    ⑥有人问一个盲人:你一定很痛苦吧,你看不见这个美好的世界。

    不!盲人回答道,我很幸福,和聋人相比,我能听到鸟儿愉快地歌唱;和哑巴相比,我能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虽然我看不见,但我可以用心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⑧盲人之所以感觉不到痛苦,是因为他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美好,并将它们放大。

    ⑨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也就是说,面对灾祸和不幸,我们必须乐观和坚强。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必纠结于自己的某些缺失,也不用为了自己曾犯的错误懊恼。因为在漫漫人生中,除了有一扇通向成功的门,还会有一扇通往光明的窗。

    ⑩实践证明,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能乐观自信地舒展眉头,面对一切;而如果你一味地只看问题的负面,就可能一直郁郁寡欢,一事无成。

    ⑪有个老太太,她的两个女儿长大后,一个嫁给卖伞的,一个嫁给卖鞋的。她整天坐在路口哭,被人称为哭婆婆

    ⑫一天,一位禅师路过,问其缘由。老太太告诉禅师:每当天晴的时候,就想起了卖伞女儿的伞会卖不出去,因此伤心而哭;而每当天下雨的时候,又想起卖鞋女儿的鞋一定不好卖,因此也伤心落泪。

    ⑬禅师说:下雨的时候,你要想卖伞女儿的生意好;天晴的时候,你要想卖鞋的女儿卖得好,这样你就高兴了。

    ⑭禅师的一番话,让老太太顿悟。从此,街头便有了一个总是乐呵呵的笑婆婆

    ⑮有些人之所以烦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思维的固化和错误的比较。

    ⑯人生一世,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起起落落,虽有荆棘,却不失美好。

    ⑰面对那些不如意的事,我们如果能够换个角度去看,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萎靡不振;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从而让自己心情舒畅、生活精彩!

    ⑱有很多人固然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平凡之中,但在平凡的岗位一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自我。学会换角度看问题的人,生活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好。

    1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作者发表的观点是:换个角度看人生,你的生活也很美。

    B.作者在③④两段列举生活中选择橘子后不同心态的事例引出论点,同时,也是将它作为事实论据在证明论点。

    C.文章列举“哭婆婆”变“笑婆婆”的故事告诉我们:烦恼有时候来自于思维的固化和错误的比较。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请为本文第⑰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文中说“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也是那么的美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 11、阅读《灯》,完成下面小题。

    ①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

    ②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③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某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④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⑤父亲说普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⑥但既然父亲说着见了点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⑦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继续走吧。”

    ⑧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⑨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⑩父亲拍打蒿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刚才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货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辨集的?”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屑,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1】文中主要写了关于父亲和儿子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文章以《灯》为标题有何妙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

    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

    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畀水呢7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少于75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

    ×”代替,否则扣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