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传统吉祥图案不仅承载了古人对生活、家庭、社会寄予的美好愿望,更表达了古人对待人生和世界的价值观念。比如,安居乐业,表达了对于恬静安稳生活的向往;鱼跃龙门,表达了对于奋发进取的倔强;一品清廉,表达了对于为官清廉的坚持……②这些更深层次的处世态度,是传统吉祥图案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A.加点词“表达”是动词,“恬静”是名词。
B.“安居乐业”“鱼跃龙门”的短语结构类型一致,都是并列短语。
C.画横线句子②中,“这些更深层次”作定语,“态度”作主语。
D.画横线句子①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骄 汲取 三部曲 大发雷霆
B.惊骇 贸然 流水帐 一意狐行
C.飘逸 勃发 天燃气 心无旁骛
D.馈赠 脏物 入场券 丰功伟绩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拆腰 秘诀 鸠占雀巢 自惭形秽
B.制裁 恪守 相得益章 矫揉造作
C.滇倒 旁骛 断章取义 谒斯底里
D.逞能 玄虚 孜孜不倦 自吹自擂
4、城市书房,是书香扬州的文化名片。在若虚书房的留言簿上有这样一段话,请你找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
A.读书就是修行:读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明白了孤独之旅正是心灵成长、自我觉醒之旅;读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要关注自我内心世界,努力、真诚地修筑好心中的精神大厦。
B.读书就是思考:读《怀疑与学问》,在“学则须疑”的观点中,认识疑于学的重要性,不轻信,善思辨;读《创造宣言》,在作者呼唤、倡导勇敢创造的观点中,反观自身,坚定理想,提升素养。
C.读书就是旅行:读《醉翁亭记》,既赏滁州美景,又能体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表象背后借醉消愁的本质;读《湖心亭看雪》,既览西湖洁净雪景,又能感受张岱旧游如梦的淡淡哀伤。
D.读书就是读心:读《范进中举》读出范进醉心功名的怜与悲,也读出他圆滑世故、灵魂卑劣的丑与鄙;读《三顾茅庐》,读出刘备求贤如渴、礼贤下士,也读出诸葛亮运筹帷幄、心系苍生。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指知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_
(3)树林阴翳 _________
(4)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C.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D.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回答下列问题。
(1)乙段中哪些语句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2)甲段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文本分析。
6、古诗阅读
春寒①
(北宋)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通读全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尊师”体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也体现在呵护教师的尊严。习近平总书记把教师视为中国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强调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材料二)现实中,学生公开顶撞、谩骂甚至殴打教师等情形时有发生,学校束手无策,这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尊严。当教师的尊严荡然无存时,我们的教育怎么能成功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在分析教育工作变得更棘手的原因时,曾指出:家庭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特别是尊重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目无尊长”。
(材料三)2016年12月30日,青岛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市政府令第252号发布,于今年3月2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
据了解,这是全国或地方教育性法规中,首次提出“惩戒”的概念。有媒体对“教师惩戒权”进行调查,赞成者高达81%,反对的只有19%。
(材料四)一幅漫画
【1】请从第一、二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允许学校适当惩戒学生的新规引发社会各界讨论,请你参与新闻评论,发表看法。
8、默写。
(1)渲染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李白在《行路难》中用①“_____,_____”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突出酒宴的华贵;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用②“_____,_____”借云、日、风、雨层层推进,渲染出一种萧条凄凉的氛围;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③“______,_____”渲染出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中华诗文里,说不完的家国初心,写不尽的使命担当。观洞庭晚秋,范仲淹《岳阳楼记》写世人悲喜,“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道破为官真谛;朝奏夕贬的韩愈,面对困顿前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______,_______”仍表赤胆忠心。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来你是这样的“天宫”
毛新愿
①4月29日11时许,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②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经过29年的不懈探索,长征神舟、天舟、天宫……这一系列浪漫的名字逐渐变成现实。如今,中国终于要拥有自己的“天上宫阙”,飞天的神话从梦想照进现实!
③那么,我们的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秘。
④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大集合,需要调动最核心的资源建造。首先,需要的是长征火箭家族“三剑客”——长征五号B、长征二号F和长征七号。其中,长征五号B专门负责近地轨道重载任务,运力在25吨级,负责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长征二号F运力在8.5吨级,是目前保持100%成功率的一款“神箭”,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火箭,主要负责发射神舟飞船,其头部尖尖的逃逸塔成为最容易识别的标志;长征七号是中国新一代主力火箭,运力在14吨级,用来发射天舟货运飞船。
⑤其次,需要两大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拥有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和返回相关配套,这里见证了此前所有11艘神舟飞船的起航,是中国航天员真正“登天”和“下凡”的地方;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最新、最先进的发射场,这里三面环海,无残骸问题,海运让长征五号不再受限于陆路运输,而变得“胖起来”(最大芯级直径5米)。新建造的各种配套也让它成为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系列火箭的定点基地,支撑起整个天宫的核心建造和补给过程。
⑥天宫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核心舱发射之后,还需要在太空借助机械臂系统,像“堆积木”一样逐渐把整个结构搭建起来。期间需要有航天员在轨驻留,并需要定期补给。随后,还规划有10次任务,包括2次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实验舱、4次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4艘神舟飞船以及4次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天舟飞船。预计于2022年,天宫空间站最终建成。
⑦天宫空间站的正式运行,将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利用特有的太空环境,能实现多种技术创新和科技产出,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实验室”。例如,早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阶段,就实现了伽马射线暴偏振测量仪器、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空一地量子密钥分配与激光通信试验以及多种材料科学实验等技术进展。天宫空间站建成后,空间科学技术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⑧空间站技术无疑处在航天技术金字塔的最顶端。直到今天,也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有过独立建造空间站的经历。对于人类更远的星辰大海和星际移民梦想,空间站几乎是容纳大规模人类的唯一选择。相信读者们已经从各种科幻影视作品中了解过各种酷炫的空间站,天宫或许就是中国人走向更远深空的起点。
⑨“盘古破鸿蒙,天宫有九重”是华夏民族对头顶那片未知天空最美好的想象,但古人们的想象力仍有边界,也深知探索苍穹的难度,以至于“难如登天”成为描述不可能的词汇。但“天宫”这座中国建造的天上宫阙,对“登天有多难”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无论是“天问”,还是“问天”,还有北斗、墨子、悟空、嫦娥、玉兔、祝融、张衡……这些以出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寓意命名的航天器,正在天空中向着真理孜孜探索。
【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天宫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以及它的作用和意义。
B.选文为了让读者了解天宫,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建造天宫的流程进行介绍。
C.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核心舱在太空中借助机械臂系统将结构搭建起来的过程,富有趣味。
D.天宫空间站正式运行后,能利用特有的太空环境,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实验室”,实现多种技术创新和科技产出。
【2】“天宫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数据显示,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共拨款人民币390亿元,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上。有人质疑耗资如此巨大的航天工程并没有意义,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学类文本阅读
很可能……他叫希内斯
(西班牙)梅纳
水泵就安在院子里,紧挨着墙根的井栏。你记得吗,希内斯?水泵有一个大轮盘,你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摇把上,带着它转动。
那是个漂亮的院子,白天充满着欢乐。
希内斯,我觉得,院子里的一切,过去和现在都同你紧密相关。还有那个圆水池也是这样。水池里的金鱼光灿夺目,尤其引得孩子们流露出惊异的眼神。
你就是傻子希内斯。每天,你把水池灌满,人家就给你两个雷阿尔①。有时也给你些应时的水果,比如,满满一小锅仙人掌果之类。于是,你就耐心而又麻利地——怎么可能呢——削了起来。你用的那把旧刀,总揣在你那件补丁摞补丁的上衣右边口袋里,这件褪了色的衣服,无论冬夏你都是不离身的。
你呀,希内斯,心眼不多,所以人家都叫你傻子,谁都不肯把重要一点的事情交给你去办。每次有人让你掏了脏水坑或者其他类似的谁也不愿干的活儿之后,你从不开口讨取任何报酬。
一天,邮递员胡安给你送来了一封信,你找人家给你念了,那是一-份通知书,让你去服兵役。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你去了。他们把你带走了。我敢肯定,当你穿上军装感到自己也已成为小伙子的时候,你一定也产生过幻想。你一定努力参加操练,按照口令向右转走、向左转走和立定。他们发给了你一支步枪,教给你什么叫口令。他们告诉你说不能放任何人从那儿通过,所以连上校来了,你也没有放他过去。上校一定要过,而你却慢吞吞地一板一眼回答他说:“没那么容易。”结果人家把你从岗位上撤了下来,并且得出结论,说你是个绝顶的蠢材,是个傻子。这样,你很快就又回到村里,回到水泵和粪坑旁来了。
这一切都是我小时候听人说的。因此,我觉得此刻我是在想象你,你也许压根儿就不叫希内斯。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人们已经不记得你了。时代在前进:柏油马路、电视、电影、学校、拖拉机……没有时间啊。
每天你都把水池灌满,看着水池里的鱼,你就像孩子一样眼睛里放出了光芒。你用喷壶在地面上洒上水,然后就去吃锅中的仙人掌果。我还忘记说了,人家还送给你烟叶,你的烟斗很短,不管有烟没烟,你都把它叼在嘴上,即使是在你气喘吁吁地摇着水泵的时候也不例外。
你总是来得很早,即使什么人都没有,你也要道一声“早上好”。你整个脚掌着地地蹲着,胳膊放在膝盖上,凝视着池里的水。你就那样长时间地蹲着,观赏着水中的鱼,但却从不把手伸进水里去。你总是抄着手,也许是怕它们不听使唤,会不自觉地伸向红得诱人、金光闪闪的神秘家伙吧。
我在想,虽然自以为对你有这样一些了解,可是我对你还是完全陌生的。你有亲人吗?你家住在哪儿?有人为你的穿戴操心吗?谁给你做饭?我对这些一无所知。
我很想了解这一切,很想了解你明眸深处和你那奔腾的血液中深藏着的东西,尽管我知道,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你只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其他的说法,都只不过是人们的推测而已。
一天,一个跟通知你去服兵役那天一样的非同寻常的重要日子,你突然纵身跳进一个水塘,因为有个小孩在里面吃力地挣扎。孩子得救了,而你却送了命。你不会游泳,你的衣服,包括那件总不离身的、右口袋里老是揣着那把刀子的上衣在内,实在是太沉了。
你死后,没人给你颁发勋章——也许那时还不兴这一套。傻子希内斯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一个孩子!
你的举动,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很多人——我想他们对你会被淹死感到奇怪——为你送葬。那些从未和你说过一句话的人,那些对你谦恭的问候不屑一顾的人,那些拿你耍笑或者骂你“傻子”的人……他们都跟在你的灵柩后面,向你致敬。不过那也只是做做样子,因为他们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谈论着他们的纠葛、年景的好坏……就像通常送葬的时候一样。但是他们总算去了,希内斯,是你把他们聚在一起的。他们一连几小时和你呆在一起。他们当中有人会说或者会想:“这傻子不简单,真是个好人。”
事情就是这样,时间过去了那么久,人们早就把这事忘了,只有一个人还在怀念你。我就是你从水塘中救起来的那个孩子。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有删改)
(注释)①雷阿尔:西班牙辅币的名称。
【1】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言。请根据内容,将发言补充完整。
小说全篇围绕着一个“傻”字展开。在人们心目中,希内斯是一个傻子,体现他“傻”的事件有(1)________等。(写一件即可) | |
对于希内斯来说,有两个“非同寻常的重要日子”。说第一个日子重要,是因为他在那天收到了服兵役通知书,代表着他长大成人。说第二个日子重要,是因为(2)________。 |
【2】阅读下面句子,结合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水池里的金鱼光灿夺目,尤其引得孩子们流露出惊异的眼神。(为什么要写水池里的金鱼?)
(2)上校一定要过,而你却慢吞吞地一板一眼回答他说:“没那么容易。”(“慢吞吞地”和“一板一眼”能否去掉其中一个?为什么?)
【3】这篇小说以第二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阐述。
【4】读了这篇小说,有人觉得暖心,有人觉得寒心。你怎么看?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11、阅读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坐火车
①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②正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③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④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者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⑤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⑥吃过饭,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来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⑦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⑧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⑨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⑩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陆总陪乘火车→偶遇中年男子,与中年男子交谈→中年男子偷吃→__________________→陆总掏钱资助→陆总安排结清工钱→_________________。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②段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
【4】这篇小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12、按要求写作。
中华民族非常注重过传统节日。譬如有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有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有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这些节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关于传统节日的难忘记忆?
请以“犹记那个_________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