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党的一首赞歌。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红色的七月

    铁锤和镰刀,悬挂在七月的天际。金色的光芒,辉映着红色的背景。历史的天空,漫卷着七月鲜红的长风,灾难深重的大地啊,是你的光辉照亮了中国的前程!驻足岁月的肩头,阅读七月的苍穹,站在历史的岸边,回眸浙江嘉兴伟大的历程。在这个激情澎湃的季节,一首高歌,唱响那条南湖上的游船,是你,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一个红色的季节,阳光洒满了七月火红的心灵。这是一个红色的季节,世界聆听到东方睡狮的吼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辉映”“苍穹”都是名词。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不完全一致。

    C.“铁锤和镰刀编织成东方红色的彩虹。”提取句子主干为“铁锤编织彩虹”。

    D.“朝霞染红了七月的碧空,阳光洒满了七月火红的心灵。”是递进复句。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口(huò急(tuān) 浮想联piān

    B.障(pínɡ  造)   摇) 草莺飞(chánɡ

    C.suǐ) 鸿)   采xié)   言简意hài

    D.bèi永(juàn)  蚕jiǎn苗助长(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B.盐城四季分明,秋高气爽时节,若是在多云的天气里,云朵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形状,美不胜收。

    C.看到满园姹紫嫣红的鲜花,她莞尔一笑,脸上多日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净了。

    D.我们景中的每一个初三学子,只要心怀远大理想不断努力拼搏,就一定都能够成为经世奇才

  • 4、同学们在阅读资料之后,分享了自己的“友情故事”,请你看看下列分享的内容用词恰当且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解出了这道题,我不禁眉开眼笑,说:“谢谢你教我,我一下子就懂了!”

    B.有一次,我因为打球骨折,手臂都麻木不仁了,多亏了朋友的帮助,才得以及时治疗。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困难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好朋友应该互相支持、肯定,当我内心不确定时,需要朋友随声附和。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诚危急存亡之     B. 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C.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留   D. 事无大小,悉以  询问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塞忠谏之路也   恣之

    B.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诚如是,霸业可成

    C.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每自比管仲、乐毅

    D. 此悉贞良死节臣也   有孔明

    3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有干奸邪事违犯科条法律和尽忠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议论他们受罚或是受赏。

    B. 如果有奸臣违犯科条法律和忠诚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是受赏。

    C. 如果有干奸邪事违犯科条法律和尽忠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是受赏。

    D. 如果有奸臣违犯科条法律和忠诚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议论他们受罚或是受赏。

    4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面选文诸葛亮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总共提出了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两条建议。

    B. 作者为了突出广开言路的重要,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谈,更能让人动心。

    C. 从选文的叙事、议论和抒情中,可以感到作者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D. 在写法上,文章首先从打开进言之路谈起,在此基础上再谈赏罚分明和亲贤远佞的问题,这样说理主次分明,更能让人接受。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其一)

    【宋】钱时

    坐拥云根兴未涯,江楼时复梦归家。

    庭前一点梅初破,近日新添几个花。

    读诗歌,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我校初三年级某班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和)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材料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材料三: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

    仔细阅读三则材料,说说“和”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和)

    我们的家庭中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发生摩擦。周末,好不容易大家休息,但是爸爸要我们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妈妈要我们去探望外公外婆,为此,爸爸妈妈有了争吵。

    请你作为家庭一员,从“家和万事兴”的角度,对爸爸妈妈说一段话,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和)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9年12月13日上午全国各地举行了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请你结合国家公祭日的主题和“以和为贵”的主题,创作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   宵眠抱玉鞍。 《塞下曲》)

    (2)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3)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 》)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爱的名字叫卑微

    从她记事时起,大舅就好像不是这个家的人。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刚被收容所送回了家,和街上的叫花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外婆在屋里大声地骂,他蹲在一旁小声地哭,像受伤的小动物。那么冷的天,身上只有一件破破烂烂的单衣。门口围了一群好看热闹的邻居,对着他指指点点。

    不多久外公回来,一见他这样子,就跑到门背后去拖了一根扁担出来,劈头盖脸地向他打去。他“嗷嗷”地叫着,却不敢躲闪。爸爸冲上去抢外公手里的扁担,他跪在地上含糊而大声地叫着,仔细地听,是“爸爸我错了”。后来她知道,那是她大舅,小时候生病把脑子给烧坏了,是个傻子。

    外公那时在外面当包工头,还是有些关系和财力的。没多久,就将大舅弄到了养路段,反正是纯体力劳动,傻子也能干得下来。

    大舅于是常常回家来,手里拎着单位发的东西,有时是油,有时是水果,有时是肉。巴巴地送到外婆面前,却还是常常被骂一顿。她当时年纪小,觉得外婆一定是大舅的后妈,否则怎会如此待他。直到成年,她才知道,亲人之间也有世态炎凉。

    大舅待她也是极好的,每次回家总不忘给她带上些好吃的:糖葫芦、棉花糖、大苹果,开始她很高兴,但年纪慢慢大了,她也就不太稀罕这些小玩意了,也开始像家里的其他人一样,冷眉冷眼地对他。一年年地过去,大舅一直是家里可有可无的编外成员,没人心疼注意他,都希望离他远远的,免得给自己找麻烦。

    那年的冬天好冷。年前,外公去世了。

    刚从殡仪馆出来,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讨论财产问题。外公的骨灰盒静静地放在一边,上面是他的遗像,冷冷地注视着这一群被称为儿女的人。妈妈和爸爸在外地,没能赶回来。看着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容颜,她突然觉得好陌生好可怕。

    就在战争已经进行到白热化,几乎要诉诸武力的时候,一旁突然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号哭声。房间静了下来,她看见,大舅正跪在外公的骨灰盒前,号啕大哭,就像多年前第一次看见他跪着说“爸爸我错了”一样。忽然,她的眼眶就热了。父母长年在外,她一个人待在这个并不温暖的大家里,不是不觉得寂寞的,只是她已经学会用疏离和冷漠来包裹自己。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这个家里,还有一个比自己更孤独更缺少关爱的人。他也是她的一个亲人。

    没多久,父母回来了。妈妈脸色蜡黄,一见到外公的遗像就昏了过去。在医院里,她听见医生和爸爸的谈话,知道妈妈得了绝症。家里存折上的数字哗哗地往下掉,妈妈却一天比一天虚弱。她天天陪在妈妈身边,那幢大房子里的亲人,仅仅礼节性地来过一次。只有大舅,常常会下班后过来,一声不吭地坐在旁边陪着她们。

    家里的财产之争还在进行。而她们这里,却等着那笔钱救命。爸爸每天四处求人,希望他们能够快点达成协议,或者先支一部分钱出来给妈妈治病。但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谁都说做不了这个主。他们像推皮球一样,将爸爸推来推去。最终,协议还是达成了。大舅是傻子,而她家急需用钱,不可避免地,他们得到了最少的一部分,因为算准了他们不会再闹。那是一幢位于城郊的年久失修的房子。那天,她听见爸爸在和大舅商量,说要将房子卖了换成钱,一人一半。家里的钱已经用得干干净净了,而医院那边却似一个无底洞。大舅傻傻地笑着,含糊地答应道:“好!”她在屋里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房子终于卖掉了。爸爸当着大舅的面,把钱数成两份,用报纸包着,将其中的一包递给了大舅,然后揣着另一包急急地带着她往医院赶。刚走出楼道口,就听见后面有脚步声追来,还有含糊不清地叫她名字的声音。她一惊,心头一冷,医院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再不交钱就要停妈妈的药了。她扭头看爸爸,也是面如死灰。

    大舅跌跌撞撞地跑到他们面前,不由分说地将自己的那包钱塞到了爸爸怀里,嘴里含糊地说道:“先,先治,治病。”爸爸一下子呆住了,这么多天来,面对的都是一张张冷冰冰的脸,何曾想到,最危急的时候,伸出援手的,竟是这个傻子。爸爸哽咽着接过钱,正准备说些什么,大舅却又转身蹒跚着走了回去。她看见,常年体力劳动的大舅,身形已经有些佝偻了。

    妈妈最终还是离开了。

    那是一段记忆中最为黑暗的时期。在承受着世上最疼爱的人离去的痛苦的时候,姨妈舅舅们的脸不停地在眼前晃动。他们神秘兮兮地在她耳边念叨,要她看好妈妈的财产,因为那是外公留下来的遗产。她望着远处忙碌着的爸爸瘦弱的身影和忽然之间花白了的头发,心头的恨和酸楚一样疯长。她不知道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长着什么样的心,尤其可恨的是:他们是她的亲人。

    大舅一直跟在爸爸和她的后面,看他们做什么,他也帮着做什么,还时不时地扭头看看妈妈的遗像,抹着眼泪。她的心在伤痛之余有了一丝温暖:妈妈毕竟还有一个傻哥哥,从心里是爱着妈妈的。丧礼过后,现实摆在了面前。爸爸要回去工作,她的学校在这里,已经高三了,转学过去影响太大。可是原来的房子给了四舅,早已容不下她了。接连失去老伴与女儿的外婆,也终于卸下了她的强悍与精明,整日里默不作声地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漠视着从小带大的外孙女的无助。

    她的心更冷了。

    那天,爸爸突然对她说:“要不,到你大舅家住一阵。就几个月的时间了。”她呆了一下,想到大舅,丑丑的脸,竟生出些许亲切,于是点头答应了。

    大舅的工作虽然是个苦力,但单位毕竟是事业单位,他是老职工,还得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旧是旧点儿,倒也宽敞。住在这里的第一晚,想到过世的妈妈、远方的爸爸,还有隔壁房间的傻舅舅,她只觉一阵荒凉,开着灯哭了整整一夜。

    但日子还是得过。每天大清早她就起床,到巷子口买早点,中饭和晚饭都在学校吃,晚自习后回来睡觉。她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觉得还不错,反正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惟一让她提心吊胆的,就是晚上回来时要穿过那一条长长的巷道。

    那天她下了晚自习,照例到校门口买了一瓶酸奶,老板迟疑了一会儿,告诉她好像总看见一个身影跟着她,让她小心一点。她当时就吓蒙了,站在原地不知该怎么办,在这座城市里,她无依无靠。过了很久,她还是只得咬咬牙往大舅家快步走去。巷道拐角处,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她心狂跳,拼命向前跑去,却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她恐惧到了极点,只觉有人跑过来抓住她的胳膊,她死劲挣扎、尖叫,突然间,却好像听见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口齿不清地叫着她的小名。她呆住了,安静下来,眼前竟然是大舅那张丑丑的脸,上面还有被她指甲划伤的血痕。

    她怔怔地站了起来,大舅结结巴巴地说:“巷,巷子黑,我,我,来接你。”她突然明白了,这些天跟在自己身后的那个身影,就是大舅,难怪她每次回家都没见到他。“你为什么不在学校门口等我?”她问道。

    “人,人,人多。”她心头一震,脑海里回想起多年前的一幕:她上小学,大舅来接她,她嫌他丑,使她在同学面前丢脸,于是跑得远远的。

    一时间,泪水涌出了眼眶。在这样一个被亲人都视为卑微的身躯里面,满载的却是汹涌澎湃的爱。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大舅一直都在一个被人忽视的角落里,默默地爱着身边的每个亲人,不管他们曾怎样对待他。他傻,他丑,但这并不是他的错,而是命运的不公平,为此他丧失了被爱的权利,却还这样执著地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该是多么宽大和真挚的心灵啊!

    走在巷道里,大舅还是弯着腰走在后面,没有看到她脸上的泪水密布。她在心中默默念道:大舅,你可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爱的名字叫卑微。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家里的钱已经用得干干净净了,而医院那边却似一个无底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样一个被亲人都视为卑微的身躯里面,满载的却是汹涌澎湃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以“她”对傻子大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那么,作者对傻子大舅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

    4作者说,直到成年,她才知道,亲人之间也有世态炎凉。从全文看,亲人之间的“世态炎凉”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两件即可)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读文之法,需细心揣摩,方晓真意,请你从修辞方法的角度,体会其在表达上的精妙之处。

    “爸爸一下子呆住了,这么多天来,面对的都是一张张冷冰冰的脸,何曾想到,最危急的时候,伸出援手的,竟是这个傻子。”

    6文章不止一次写到大舅是个“傻子”,大舅那张“丑丑的脸”, 作者这样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用意是什么?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7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一个令人悲喜叠加的傻子形象。从文章中傻子呆呆傻傻的言行里,人们可以看出他具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8“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爱的名字叫卑微。”你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⑴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⑵到了行动的前一天。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⑶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字典愈加神圣。我每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我说:“可以。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⑷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⑸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走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的,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权,手起刀落。那人是王七桶。“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宇典。”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我赢了。”

    ⑺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我说:“好。王福。”却心里明白过来,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⑻王福看着班长。①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出一个纸包,走过去,到王福手上。【“慢慢”写班长取字典动作的缓慢,表现了班长内心的不舍。“取”写班长对字典的不舍,“递”写班长不得不给字典的无奈,“取”“递”表现了班长内心的矛盾与犹豫。】王福看看我,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我说:“不用了。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②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好,一下到班长手里。他抬眼望我,说:“我输了。我不要。我要——我要把字典抄下来。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⑼我想了很久,说:“抄吧。”

    (节选自阿城《孩子王》,有删改)

    【1】一本小小的字典,为什么会成为“圣物”?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理解。

    【2】第⑹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请仿照第⑻段中画横线①处撰写的批注,给第⑻段中画横线②处撰写批注。

    【4】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

  • 1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①“大吉大利”下一句是什么?正确答案是“晚上吃鸡”。“大吉大利,晚上吃鸡”,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东西,怎么就“合体”了呢?原来,这是玩家们发动“手游”大战的一句“暗号”。

    ②2017年,我国网民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7.53亿,网络游戏用户5.83亿,单是“王者荣耀”游戏,注册用户就突破2亿,每天的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与此同时,游戏玩家越来越低龄化,沉迷网游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约1.6亿,很多是“资深玩家”,纷纷把手游作为课余爱好,当成社交工具。“王者荣耀”的低龄用户比例,甚至高达54%。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手游的恶搞之风,有效吸引了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王者荣耀”就曾以篡改历史人物等手法源源不断地制造快感。在游戏中,骚客李白变成了刺客,刺客荆轲变成了堂客,堂客貂蝉变成了侠客……这大约是学习借鉴了“抗日神剧”的先进经验,“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玩家们一步一个脚印地陷进游戏开发者精心设计的各种陷阱中,难以自拔,不愿他拔。

    ④此外,游戏中,通过完成量化的任务,玩家们可以今天拿到一双靴子,明天拿到一对护腕,几个月后拿到“终极武器”,而这种在虚拟游戏世界里获得的成就感,恰好弥补和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庸感、挫败感。

    ⑤自然,这也引发了不少悲剧,以青少年玩家为例,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的有之;为打赏游戏主播,花掉家里积蓄的有之;狂打40小时手游,诱发脑梗的有之:被父亲教训,随后跳楼的有之……其实,玩家不是在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了,成了游戏的玩偶、游戏的奴隶,结果难免玩物丧志,玩火自焚。

    ⑥化解“手游”之险,必先预防“游手”之闲。一方面,多开发有益的线上游戏,多组织有益的线下活动,使“游手”多接触正能量,冲淡取代有毒有害“手游”。另一方面,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使“游手”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滋润,把“游手”从“手游”中解放出来.同时,法律和制度层面也需跟进.比如,韩国青少年注册游戏须父母同意,美国有比较成熟的游戏分级制度,芬兰有专门的手游指南.这些他山之石,或可从源头上防止“手游达人”成为“游手好闲”的庸人懒人歹人恶人。

    (选自《游手好闲,手游好险》一文,有删改)

    (文本二)

    比起禁止学生拿手机,管理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手机观”更为迫切。我们不能把对学生监督不力的责任,完全地推给手机,更不能无视家长在家庭的缺席,只看到孩子沉溺于手机的表象,手机不是教育缺席的挡箭牌。学校应发挥教育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育广大家长重视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积极开展各类校园娱乐活动,让生动活泼、健康益智的校园活动,主动引导、提升孩子们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家长要强化监护职责,引导孩子树立自辨能力,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要营造和美家庭,増强亲子感情等。家校联手为孩子们网上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有健康的陪伴才有健康的成长,莫让手机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替代品。

    (文本三)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兴起,互联网的触角无处不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孩子,却渐渐养成“不移动”的生活方式。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不少家长的心病。缺少锻炼和运动,孩子的健康直接受到影响。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介绍说,有三四成小学生是近视,高中生近视率更是高达80%。“除先天因素外,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封闭、孤僻,是网络沉迷症的特征。迷恋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及其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孩子的社交、语言表达能力会退化,回不到现实生活,跟父母沟通都困难。”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教授贾美香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沈阳市盛京医院心理科教授王旭梅则认为,“很多迷上电子设备的孩子,注意力常难以集中,而且他们的兴趣点总游移不定。”当前,我国网站没有分级,任何人都可以获取网络上的任何信息,未成年人由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极易受到负面影响。

    1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游的恶搞可以让玩家学到很多历史知识。

    B.学生玩手游就会影响身心健康,荒废学业,误入歧途。

    C.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禁止学生玩手机迫在眉睫。

    D.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给孩子带来了宅、闷、散、误四大危害。

    2请概述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3文本一第⑥段中的加点词“冲淡”和“取代”能否交换位置?说说理由。

    4根据文本内容回答,应如何改变学生沉溺于手机的现象?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我其实 ”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