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铜陵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检察院和各级法院

  •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下四省区中属于民族自治区的省区是

    A. B. C. D.

  •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1年的是

    A.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D.新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 4、中国共产党在“文革”后拨乱反正平反的最大冤案是(  )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

  • 5、为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A.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采用公元纪年

  • 6、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黄海之战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 7、下表为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情况,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

  • 8、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重大外交成就的是(  )

    A.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日建交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9、《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有5年经济增长不超过4%,其中3年负增长:1967年增长-5.7%,1968年增长-4.1%,1976年增长-1.6%,据此说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我国经济建设无任何成就

    B.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

    C.我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D.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说法的是

    A. 全面提高农业产量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依法治国

  • 11、2017年海峡两岸贸易总额为199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为1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2017年,两岸人员往来878万人次,其中台胞来大陆587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再创历史新高。两岸教育、科技、体育、卫生、文化、工会、妇女、青少年、宗教、农业、民俗等领域交流蓬勃发展。这说明( )

    A.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B.“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在台湾实现

    C.两岸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 D.祖国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的会议和理论是(   )

    A.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B. 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

    C.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D. 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4、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哪位领导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 15、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布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④“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2018年“两会”期间,李宪找到他出生那年他爸爸参加两会的老照片,李宪现在的年龄是

    A.60 B.64 C.69 D.70

  • 17、下图是2013至2019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这些成就(     

    A.说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说明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转型

    C.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D.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8、“……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诗词称颂的模范人物是

    A.

    B.

    C.

    D.

  • 19、阿牛在日记中写道:“最近的怪事真多,大家把十几亩地里的水稻密密麻麻移到一亩地里,然后向上报告说亩产达到3OO0多斤。”这则日记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大跃进”运动

  • 2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老兵们哭成一片。同年,台湾当局作出了

    A.调整“三不”政策

    B.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达成“九二共识”

    D.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 2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23、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 24、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 2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7、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 28、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 29、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 30、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标志是什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2)1956年,哪个事件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什么阶段?

    (3)197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发展道路。打开国门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被称作什么?

    (4)19世纪末,我国对哪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这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5)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32、(题文)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 33、周恩来在年少求学时即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经过新中国七十的艰苦奋斗,到今天“中华之崛起”已经不再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而是一个被热议的现象。

    假如你参与以下几个分话题的讨论,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1)话题一:中国崛起了吗?(写出你的判断并写明理由)

    (2)话题二:中国模式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请你总结中国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或者经验是什么?

    (3)话题三:中国崛起的挑战你认为,在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这幅图片拍摄于什么时间?请你给这幅图片起一个名字。

    (2)图二中国人民为保卫和平采取了什么行动?此次行动的结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什么影响?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试分析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