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博同学在阅读一本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的书籍,下图是该书的目录节选,以下属于第一章内容的是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调整中前进(1961—1966)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66—1976) …… |
A.土地改革
B.万隆会议
C.“双百”方针
D.中日建交
2、下列对外开放的城市中,与其他城市开放类型不同的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9月到10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着手准备武装起义。这说明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 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发动
C. 一战使俄国遭严重破坏
D.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5、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军旗,历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首支部队是( )
A.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
6、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 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8、2020年是改革开放42周年,42年前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9、如图是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绘制,两个基本点就好比船只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动力系统﹣﹣﹣“改革开放”
B. 动力系统﹣﹣﹣“四项基本原则”
C. 导航系统﹣﹣﹣“经济建设”
D. 导航系统﹣﹣﹣“富强民主文明”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曾有上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上百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宪法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保障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11、“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写的对象是:( )
A.国统区的贫苦农民 B.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C.东北国有企业职工 D.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1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中国梦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一带一路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到1957年底,我国政府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其中,从东北传出的喜报是
A.穿越世界屋脊的公路通车了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了 D.宝成铁路让蜀道难成为历史
14、1947年,中共的一项决议指出: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15、如表为某同学访谈爷爷后的记录,根据访谈记录可以判断爷爷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A.①新中国成立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B.①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①政协会议召开 ②抗美援朝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D.①政协会议召开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彩,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次普选为即将召开的哪次会议做了准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七千人大会"
17、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西藏自治区成立
18、当前,国家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土地流转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一次深刻社会变革。当时进行土地改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A.平反冤假错案 B.恢复高考制度 C.改革开放 D.开放经济特区
20、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
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2、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5、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6、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7、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8、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30、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2、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4、观图说史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指导这一事件实现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3)事件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你对事件发生地区的现状有何看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