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西新余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选项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2、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权力,并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它”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 4、在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事件是

    A.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 5、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

    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③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斗争

    ④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6、1951年西藏解放的方式是

    A. 和平解放

    B. 武力解决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 7、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凤阳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名族众多,名俗文化丰富

    C.属于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 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是哪一次会议的主题(  )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 9、某班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 10、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 11、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为此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指出(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发展才是硬道理

  • 12、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接受改造。那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是

    A.公私合营 B.赎买政策 C.建立高级社 D.开展合作化运动

  • 13、某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承包责任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4、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有

    ①自驾游的休闲方式

    ②微信支付

    ③凭粮票等购物

    ④低碳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6、2020年给我们一个魔幻的开局,森林大火、新冠肺炎、蝗灾席卷、冰川消融、局部地震、南极气温首破20度……但是我们都将顺利地度过,让我们具备战胜重大自然灾害雄厚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的是(  

    A.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B.五大发展理念

    C.“一带一路”

    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17、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年到100年,我们要么努力,要么失败。”苏联步入先进国家行列的重要举措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18、观察如图,从1949年到1957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是

     

    A.“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 20、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2、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25、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 26、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 27、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 29、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建成_____________、全面_______改革、全面___________、全面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问答题

    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成功实践如何?这一实践的成功有何意义?

  • 32、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特殊行政区域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 33、毛泽东指出:“国家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建国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什么构想使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哪个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以保障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强调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像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下图是1978年12月,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的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材料三  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邓小平在深圳纪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强调造成“亡党亡国”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对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定了什么指导方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创造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邓小平关于深圳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讲话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小岗村的农民和邓小平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