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南濮阳初二下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南京长江大桥

  • 2、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状况出现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大跃进”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 3、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A.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 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 义和团抗击侵略者

    D. 戚继光抗倭

  •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 1915 年称帝、张勋于 1917 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这些留给后世的借鉴 意义是(       

    A.军阀割据是中国进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B.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

    C.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

    D.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 5、2020年3月,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支线客机ARJ21的132架飞机在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 6、下图是1950年的一张照片,它展示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诞生

    B.土地改革开始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改造完成

  • 7、“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周恩来在________上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A.万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APEC会议 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 8、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下面两幅图片真实再现了深圳今昔面貌。请你结合这两幅图片和深圳发展的历程,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①今日的深圳已由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②深圳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经济基础很好

    ③深圳的巨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④深圳的巨变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9、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 “两个凡是”的提出

    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11、我国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实行

    A. 自主自立的政策

    B. 共同发展的政策

    C. 互相支援的政策

    D. 计划管理的政策

  • 12、以下会议召开,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3、造成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的封锁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 1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西的和平解放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 15、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B点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字方针”的提出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大跃进”扩展到经济领域

  • 16、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 1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A.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 二月逆流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四五运动

  • 18、历史悠久的古堡,手持长矛、身着盔甲、骑乘骏马的优雅骑士,是很多人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直观印象。14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农村,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A. 封建庄园

    B. 手工工场

    C. 乡村集市

    D. 租地农场

  • 19、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浙江宁波

    D.辽宁大连

  • 20、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制定《共同纲领》

    C. 进行三大改造

    D.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 22、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3、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 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 25、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7、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28、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 29、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 30、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是?

    (2)为实现中国梦,中共作了怎样的战略布局?有何重要意义?

    (3)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此做出哪些努力?

  •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该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 33、习近平总书记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例说明?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说明了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中国曾计划用3年一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的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

    材料二:如果说美中战争是美国和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全面较量”的话,那么可以说结果是不分胜负。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革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作战,经受了“现代战争的考验”,成长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正规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很多,可以说它是一个预料之外的胜利者

    ——日本史学家和田春树《朝鲜战争全史》

    (1)材料一中建国初期国防费用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这场“美中战争”对中国的巨大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