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中共中央为尽快发展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
A. 科教兴国 B. 南水北调 C. 西部大开发 D. 保护母亲河
2、下面表格反映了1950年至192年钢产量和发电量的年产量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 | 2.37千克 | 538.3千克 | 4千克 |
发电重 | 2.76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A.没收官僚资本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进行土地改革 D.掀起“大跃进”运动
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的著作。书中提到美军的“中国对手”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4、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中共十三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④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1949年10月1日.某报社论写道:“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这篇社论的题目应是
A. 《华北解放区的当前任务》
B. 《庆祝新中国诞生,保卫世界和平》
C. 《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十周年》
D.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6、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8、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9、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实行,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莫定了基础。“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报告
D.南方讲话
11、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 )
A.1952年底 B.1954年初 C.1955年底 D.1956年底
12、名人传记《归来没有统帅》记述了某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3、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洋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兴建经济特区
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C.开发上海浦东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都有广为流传的口号。2008年较为流传的口号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工业学大庆
C.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D.北京欢迎你
16、2022年4月16日,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下列新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与之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
C.籼型杂交水稻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7、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 )政策?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一国两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1895年严复发表《辟韩》一文,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耳”。其意图是( )
A.振兴洋务
B.倡导变法
C.批判孔教
D.维护共和
19、“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什么(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了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了头。”这是因为
A. 解放战争打响了 B. 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大决战开始了 D.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21、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2、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1999年11月,__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4、(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7、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9、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30、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1、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3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3、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了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了另一种政治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3卷)
材料二:它的意义远不限于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而且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4卷)
材料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位重要国际事务中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全球经济领导力需要进行建设性的调整,中国应该被包括在其中。...中国正在对美国主导的政治体系发起挑战,也在颠覆战后美国霸权建立起来的一些关键的基本规则。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材料一中,在中国发生的“社会大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次变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另一种政治力量”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人帮”是哪一时期的产物?“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历史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何变化?有何具体表现?请写出两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