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个代表”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2、希腊曾经为西方古代民主政治文明铸就过辉煌,那么当时希腊境内,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影响最大的城邦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 D.马拉松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开国大典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
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后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B.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C.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6、“大跃进”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正确估计形势变化
C.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D.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7、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这一规定
A.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B.在全国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使地主丧失了全部土地
D.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战略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对外开放
⑤全面从严治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9、某班间学在“传承时代精神”资料搜集时,整理出下四的文字材料。根据材料,“右玉精神”是右玉人民在什么实践活动中铸就而成的
A.土地资源利用 B.环境污染治理
C.生态环境保护 D.清洁能源开发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是
A. 土地归个人所有
B. 实行人民公社
C. 土地归地主所有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C. 市场的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12、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它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A.商家鼓励消费发行粮票
B.发行粮票满足收藏爱好
C.食物匮乏只能凭票供应
D.物质丰富购粮不需要钱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大会上提出来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4、中共十八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措施是( )
A.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B.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经济特区 D. 成立上海合作社
15、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分别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由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这说明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国两制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6、下图是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纪念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D.土地改革完成
17、下列城市中,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汕头
18、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九大
19、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 采用公元纪年
20、对联是人们寄托思想感情或反映历史的独特艺术形式,往往有着隐晦而含蓄的表达。下面是小风同学所搜集的描写我国现代两项民主制度的对联,这两项制度的共同点是( )
大杂居,小聚居,民族一家心要齐 自治州,自治县,热爱国家做贡献 |
虎门烟犹在,百年荣辱入青史 港澳齐回归,两制辉煌壮国魂 |
A.都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
B.都设立了高度自治的行政区域
C.都为国家统一稳定做出了贡献
D.都促进了当地人民参政和议政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3、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4、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6、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27、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28、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9、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30、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什么是“一国两制”?
3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发展。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请问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是什么?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举一位即可)。
33、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34、土地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秋季,我们就要在约有三亿一千万人口这样广大的地区开始土地改革,推翻整个地主阶级。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华东、中南许多地方,凡土改工作做得最好的,都是经过了这样的秩序。过去华北、东北及山东的土改经验也是如此。我们所说广东土改工作应当加快进行,并不是要求广东同志违反这样的秩序,群众还没有起来,基层组织还不可靠,就要生硬地不成熟地进行分配土地的工作,而是要加快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接着进行分田。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开展土地改革的基本工作原则。
材料三 中国今天的基本情况,不是工业品太多,而是工业品不足。特别是土地改革以后,农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经济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的购买力将随着逐步上升,城乡交流日益活跃,国内市场逐渐扩大。
——引自李富春在第一次全国工业会议上的结论(一九五一年五月)
(3)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新中国开展的土地改革后土地制度有何变化,并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