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学习笔记,他学习的主题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公私合营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对外开放排头兵”的是( )
A.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B.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D.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
3、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政企分开 C. 无偿没收 D. 赎买政策
4、中医药在抗击2020年的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研制出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屠呦呦
C.王淦昌
D.王大珩
5、“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重工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
7、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
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C.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分别把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九大
9、“运动期间,全国盲目追求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公有化的程度,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大、公有化的程度高会直接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这严重脱离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生产运动 D.打土豪,分田地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生于(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11、电影《梅兰芳》的热映引起海内外一股“梅兰芳热”。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纵观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有
①目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辉煌
②为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而骄傲
③为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登台献艺
④“文革”时期受到错误批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罗盛教 ④雷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72年2月,毛泽东会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这说明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改善
C.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D.中美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4、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15、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
A.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16、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任命谁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聂荣臻
17、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1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是 (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19、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中
C. 解放战争中 D. 抗美援朝战争中
20、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2、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4、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理事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97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香港
B.1999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澳门
25、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6、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27、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9、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30、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2、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3、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34、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实现基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建设开启新中国富强之路。据材料甲归纳工业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甲: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2)国家富强之路历来难以一帆风顺。据材料乙,简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58年我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史实。
乙: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的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全面开放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出路。据材料丙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图事件对我国所起到的作用。
丙: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笫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摘编自赀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