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亲带回一个全家兴奋不已的消息,我们从地主家分得了四亩水田、一些农具和两间房屋……”。这段回忆记录的事件应是
A.新中国成立 B.进行土地改革
C.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包干到户
2、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材料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开始于
A.1921年7月
B.1945年4月
C.1949年4月23日
D.1949年10月1日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 毛泽东 B. 彭德怀 C. 邓小平 D. 刘伯承
4、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我国西部戈壁,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毛泽东的这段话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C.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
D.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
6、“抗美援朝战争教训了美国人,不仅被美国军队直接威胁边境的情况不复存在,而且在此后双方对立的2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都小心具翼地避免再度把新中国卷入到战争中来。”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交往
B.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D.是中国首次取得反帝斗争的胜利
7、1966年对应填写的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北伐战争开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文化大革命”开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进入了历史的新时代,“新”主要表现在()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
②各民族间平等相待共同发展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④在所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10、观察下侧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地理环境优越 B. “一国两制”的实施
C. 包产到户的实施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11、1956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三大改造是指对下列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交通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1992年及以后的几年,我国基本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 )
A.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
B.宽方位、多层次、全领域
C.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3、张学良晚年曾作诗:“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该诗赞扬的是( )
A.明成祖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4、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多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 )
A. 平反冤假错案 B. 股份制改革员 C. 科教兴国 D. 真理标准
15、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 1952年9月
B. 1954年9月
C. 1956年9月
D. 1951年9月
16、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 民族区域自治
17、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8、下图是山东农民刘宗水的日记节选。据内容可知该日记反映的是
(1981年)10月23日,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里分地很顺利,田间地头,果园林地,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A. 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开始实行按劳分配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关于对外开放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大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B.让我国尽快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
D.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20、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党的历史上,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1、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2、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24、下图人物是_____,他最大的贡献是成功培育出______。
2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7、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28、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29、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30、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33、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3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政策先后做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改革篇】
(1)建国初期,面对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哪一法律文件为依据?
【改造篇】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哪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事件完成后有什么意义?
(3)在农业改造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哪一组织?
【调整篇】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出现过什么失误?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5)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这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