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一套邮票,如果你是邮票的设计师,如果你还想增加一枚这一系列的邮票,你认为下列选项中的素材可以使用的是
A.兰新铁路 B.大庆油田
C.长春汽车第一制造厂 D.人造地球卫星
2、农业稳,天下安,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
①商鞅变法,奖励农耕②《中国土地法大纲》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①制定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举行开国大典 ④制定颁布宪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4、据统计,1958年我国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当年钢产量达到1070多万吨,超过了原定生产指标,但其中至少有300多万吨不合格的土钢和杂钢。该项运动的开展
A.推动了钢铁冶炼业高质量发展 B.挫伤了农民恢复生产的积极性
C.造成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D.提高了铁矿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5、改革开放来,江苏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①农村改革的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
③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沿海城市的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歌曲中蕴含着历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7、“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挥的作用 D.发展的过程
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 )
①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选举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④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港澳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 生活方式
12、当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们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实现共产主义
D. 赶超美国
13、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1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追洪口、查风口,探流沙,被当地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5、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16、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外媒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也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7、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 “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 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8、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他是
A.邱少云
B.雷锋
C.黄继光
D.董存瑞
19、“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等史实说明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呈现出的特点是
A.在改革中开放 B.在曲折中前进
C.在传承中发展 D.在学习中创新
2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1、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2、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3、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24、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5、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26、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8、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9、______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0、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3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2、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3、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上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 中共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中国经济代表团出访西欧五国……当看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西方的生活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这些共产党员相当大的震动,同时感觉到工业化水平、交通运输、现代化农业等同西方国家的差距在20年以上。
材料五安徽凤阳花鼓唱词:①“凤阳地多不打粮。娘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②“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农民通过什么运动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哪部法律文件的实施?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党认识到这些问题,召开了哪次重要会议? 在会议上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哪些历史性的决策?
(5)根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党和国家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内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最后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呢?
(6)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