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请你判断习主席所做的这首词追思的是谁?
A. 周恩来 B. 焦裕禄 C. 雷锋 D. 王进喜
2、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严重错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改革过程 D. 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5、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6、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C.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D. 中国拒绝参加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7、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18年3月,西周青铜器“虎蓥”(ying)现身英国,“虎蓥”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获得“虎蓥”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蓥”之前的拥有者参与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19年4月,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是
A. 邓世昌
B. 佟麟阁
C. 董存瑞
D. 黄继光
10、依据小明同学整理的如图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推断出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1、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 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D.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2、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0多年没有交往啊”这句话表明了
A. 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 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C.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13、电视剧《彭德怀元帅》2016年在央视热播,你可能在该电视剧中看到( )
A. “联合国军” B. 青藏高原 C. 孙中山 D. 领导北伐战争
14、下图是《游子身上衣》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怀抱。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B. 香港回归
C. 澳门回归
D. “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15、“凝聚共识谱写时代华章,共商国是同绘复兴宏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9年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A.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 决定采用中华民国纪年
16、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①社会安定②国家富强③民族振兴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把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国旗、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8、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作者意在强调
A.新中国的成立影响深远 B.首届政协会议意义重大
C.土地改革实现农民翻身 D.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巨大
20、2020年5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这两个会议的首次召开所取得的成果有( )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2、开国大典: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___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____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____的力量。
23、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4、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5、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8、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 、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3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3、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3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2020年1月15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新的一年大陆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框架内,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从而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
——《新浪新闻》
(1)材料一中“MACAU”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大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3)材料三中“九二共识”是在什么原则上达成的共识?依据材料三指出,大陆采取什么措施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