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 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 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 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 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2、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
A.高考制度得以迅速恢复 B.党内出现了叛徒与内奸
C.经济结构分布极不合理 D.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1964年10月17日,一位从台湾退役后前往南非经商的国民党老兵,在乘坐公交车时,被乘务员请到了当时只有白人才能坐的前排就坐(当时南非正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有色人种在公交车上只能坐后排),乘务员说“昨天你们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够制造原子弹的民族应该得到尊重”。从这段材料中不能读取的信息是
A.中国在1967年10月17日以前爆炸了原子弹
B.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极大提高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
C.当时的南非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D.中国爆炸原子弹对南非形成了核威慑
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的开端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6、下表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历史现象是( )
皇帝 | 在位时间 | 在位时表现 |
明武宗 | 1505-1521年 |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
明世宗 | 1521-1566年 | 好神仙,疏于朝政 |
明神宗 | 1572-1620年 | 奢侈浪货,长期不理朝政 |
A.财政危机加深
B.大臣结党营私
C.朝政日益腐败
D.农民起义不断
7、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战争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下列战役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德国突袭波兰——太平洋战争爆发
B.诺曼底登陆——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C.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爆发
D.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9、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10、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改革开放之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工业化开始起步时
1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地主和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无力耕种
D.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迫切需要土地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14、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正义回归——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求同存异——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15、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对如图材料解释最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1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哪一年的哪个历史事件?(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毛泽东的诗词文情并茂,气势磅礴,记载着中国的苦难与辉煌。下列诗句以“一五”计划为创作背景的是
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8、“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实行土地改革
C. 进行抗美援朝 D.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19、“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结束的标志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中共八大召开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0、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期盼,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九二共识”
C. 八项基本规定 D. 《反国家分裂法》
2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海军: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_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3)_____________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_________。
(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_____________、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019.12山东舰
23、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5、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6、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7、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8、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9、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0、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33、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1)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农村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城市改革从1985年开始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请你说出一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3)举出一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举出身边的例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