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山很高,山顶没有树,只有青灰色冰冷的岩石和一根巨大的木杆,从山下遥望犹如一枚羽箭。
B.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正是枝叶葱茏。远望四围一片苍翠,仿佛是绿色屏障。
C.我的心沉重得很,也轻松得很。我像在一霎时间经历了半世纪。感谢幸运降临于我不幸的母亲!
D.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2、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
D.表: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郭德纲体现了北方性格的“浑不吝、爱谁谁”,周立波体现了南方性格的“油光光、歪卿卿”,他们两人一时间分立北南两地,聚集人气并迅速飞黄腾达。
B. 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C. 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D. 最近,叙利亚反对派正积极筹建武装组织,并对叙军警发动袭击,武装冲突流血事件频发,叙利亚局势不绝如缕,战争一触即发。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指《易》《诗》《书》《礼》《乐》《论语》六种经书
B.是岁,元和四年也 元和:年号名称,这里用年号纪年
C.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太史:官职名称,至明清两朝,又称翰林为太史
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东:黄河以东;河,专指黄河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处理 处置 处心积虑
B. 音乐 乐曲 乐不思蜀
C. 强壮 强迫 强人所难
D. 口供 提供 供不应求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我国正努力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减排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年和1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1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摘自吕剑锋《绿色复苏,中国减碳按下“加速键”》,环球网2020年10月17日)
材料二:
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在11月3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达标标准为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选的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一个达标标准,未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会不断提升。“只有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协同,才能使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现在,很多研究者在开展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例如,目前已有60%的城市达标,未来到“十四五”结束,可能会有80%的城市将达标,到那时2012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已实施13年,我国是不是应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新的阶段?我国PM2.5达标标准什么时候从35微克/立方米提升到25微克/立方米,从25微克/立方米再提升到15微克/立方米?
贺克斌表示:“其中一个研究的结果是,2030年到2035年期间,所有城市会达到空气质量PM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35年之后,进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阶段,我们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
“要实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和减碳的结合。
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5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贺克斌强调。
(摘自刘毅《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目标须协同实现》《人民日报》2020年11月9日)
材料三:
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市,近五年碳排放只增长了400万吨,主要因为深圳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单位产出增长和碳排放开始逐渐脱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介绍,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是深圳降低燃油车排放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深圳淘汰低端企业上万家,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深圳还最早在全国设立生态县,规定内的土地不能开发,并且不断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建设生态景观林,对空气和碳减排有很重要的作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在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确立节能减碳的约束性目标,并分解到各省区市,强化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为实现达峰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有一系列硬措施,不仅包括指标设定,还包括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
(选自凤昇、张悦《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1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连续10年位列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连续11年位列世界第一。
B.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50%,公共慢速充电站和公共快速充电站全球占比分别为52%和82%,城市公交基本实现电气化。
C.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而且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
D.为实现达峰目标,中国将在坚持把节能减碳作为约束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同时,还会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多种措施,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多个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从而赢得联大主席的良好赞誉。
B.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PM2.5达标标准,要让中国城市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连续多年的努力。
C.要让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就必须协同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
D.要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非常困难,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势必采取综合措施。
【3】中国为何高度重视减碳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淇水汤汤,___________。(《诗经·氓》)
(5)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6)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察己可以知人,____________。(《吕氏春秋》)
(8)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论语》)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跟—般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刘裕北伐的英雄业绩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乐曲的低沉渐至断绝像被冰冻凝结似的两句是“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里汤问棘的对话中,以数字和人的视野有限写出鲲的大,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写出鹏之大。
(2)假设论证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阿房宫赋》里杜牧论及六国奢侈亡国时,便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假设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3)“燕”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用它来表现春天的美好。比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里有“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词里有“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6)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张祜
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印紫绶,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亦用以指代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紫”暗示了少年的身份,“直指”、“虎翼”既写出了少年的用兵,也衬托了少年形象。
B.打败了“千骑虏”,杀出了“百重围”,展现出少年的勇猛也流露了作者对少年的赞美。
C.“寻鹰去”和“射雁归”,都从侧面表现了少年的箭术高超,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
D.“从军行”本为乐府旧题,格律自由、不拘对仗,但本诗对仗工整,已深得近体诗的精髓。
【2】在情感内容上,本诗末两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何异同?请做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抑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1)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2)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土不辍,丘山终成;压其源,开其渎(3),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耳。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取材于《荀子》)
注释:(1)坚白、同异、有厚无厚:战国时代三个著名的夸大事物差异性、强调绝对性的哲学命题。(2)倚魁:奇异独特。(3)渎:沟渠。
(2)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不能胜。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1)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2)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离朱(3)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故明主不穷乌获以其不能自举,不困离朱以其不能自见。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取材于《韩非子》)
注释:(1)乌获:战国时大力士。(2)贲、育:战国时著名勇士。(3)离朱:黄帝时代视力极好的人。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穷无穷 穷:穷尽
B.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及:赶得上
C.道不可也 道:道路
D.因可势 因:依靠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骥一日而千里/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
B.倚魁之行/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
C.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
D.是无他故焉/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
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是因为有所节制
B.或为之,或不为耳
或者去做,或者不去做罢了
C.天下有信数三
天下有三种确实无疑的道理
D.不困离朱以其不能自见
不会因为离朱不能看见自己的眉睫让他困窘
【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人的局限性,荀子认为人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而韩非子认为明主应该“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3—5字)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人的一生,总在不断的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的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
读完上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