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茂名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3、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某场战役。这场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它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 4、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

    A.抗美援朝战争后 B.土地改革运动后 C.中共八大以后 D.“大跃进”运动后

  • 5、邓小平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一席之地》中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上述材料说明的是

    A.“两弹一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核武器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C.六十年代以来,中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D.任何大国都应该拥有卫星和核武器

  • 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巨大损失,我们从中不能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A.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B.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个人崇拜 D.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 7、《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8、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实现了民族独立

  • 9、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10、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 11、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说明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C.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完全汉化

    D.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12、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红军长征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 13、《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 14、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作重点在搞

    A.阶级斗争

    B.军事建设

    C.外交建设

    D.科技建设

  • 15、1950年所谓的“联合国军”是以哪国为主的  ( )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 16、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国民收入(%)

    商业零售(%)

    工业产值(%)

    公有制经济

    92.9

    95.8

    100

    私有制经济

    7.1

    4.2

    0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7、“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他体现的 “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 18、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 19、“1949年9月,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土、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这次会议是指(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20、手机的广泛使用,“淘宝”购物、外卖、“滴滴打车”等等,科学上都离不开

    A.广告 B.微信 C.全球化 D.互联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22、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 23、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 24、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 25、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 26、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27、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 28、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 29、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 30、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量失误一例。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共指导思想?

  • 32、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 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 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 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周恩来政论选》

    材料三: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材料四: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人教版《历史必修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则”指的是什么?首次提出该“原则”在什么时间?它对推动国际关系 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补充发言”中提出什么方针?材料认为“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不.是.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是哪一幅图片?“尼克松访华”时签署了什么文件?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改革开放后”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材料认为, 中国改变世界的依据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在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