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梅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 3、曾经,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开始于( )

    A.1950年

    B.1958年

    C.1978年

    D.2001年

  • 4、下边是某图书的部分目录。该书记叙的是

     

    第三章联合国军在进攻一仁川登陆和突出重围

    第四章鸭绿江畔大祸临头一中国人参战……

    第六章总统与将军一麦克阿瑟被免职

    第七章停战谈判和相持一在山岭上苦战

    第八章最后几个月一签署停战协定……

     

    A. 甲午战争 B. 抗日战争 C. 炮击金门 D. 朝鲜战争

  • 5、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 因为此次访华(  )

    A. 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 6、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 7、这个制度既保证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同时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满足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该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 8、2016年9月,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中国备受世界瞩目,这显示我国

    ①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下表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方面的史实和结论,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

    “大跃进”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A.A

    B.B

    C.C

    D.D

  •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其中,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于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 1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这一变化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饮食讲究营养搭配 

    ③我们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④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2、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指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3、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颁发的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B.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C.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14、“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里的“三年”是指(  )

    A.1949﹣1951年

    B.1949﹣1952年

    C.1950﹣1953年

    D.1951﹣1954年

  • 15、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

    A. 共同富裕

    B. 和谐社会

    C. 小康之家

    D. 小康社会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表明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  )

    A.战略进攻 B.恐吓讹诈 C.战略相持 D.防御自卫

  • 17、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18、时下,我们有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

    A.红军 B.志愿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

  • 19、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参加会议。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20、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A. 保家卫国

    B. 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放朝鲜

    D. 推翻殖民主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公私合营

    (1)时间、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的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 22、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3、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4、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 25、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 26、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 27、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8、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 29、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课本简述新中国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重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 3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 33、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会议提出了我国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这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

     

     

    时间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980年

    2.7

    1997年

    1297

    2006年

    5814

    2016年

    19492

     

     

    材料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三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源于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在经济建设起到何种作用?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