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安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西藏和平解放—— 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各族人民大团结

    C.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2、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 3、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表明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4、1979年元旦,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成为新时代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B.主张“一国两制”,解决统一问题

    C.领导淮海战役,战略决战

    D.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 5、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解放南京

  • 6、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正义回归——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求同存异——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 7、有一首歌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词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A. 拨乱反正和恢复高考制度

    B.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C. 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8、导致下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9、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共识”指的是(     

    A.实现和平统一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D.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10、下列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现象,在这些图片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

    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②经济快速发展 ③人民生活困难 ④浮夸风盛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11、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成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

    A. 素质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职业教育   D. 高等教育

  • 1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1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新气象不断涌现。下列对改革开放后社会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彰显个性化

    B.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C.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D.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 1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2001 B.1978年 C.1979年 D.1992年

  • 15、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表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6、西乡县著名的“星光商场”,前身是“供销社”。 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17、我国第一支海军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北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 18、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是

    A.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B.全行业对外开放

    C.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D.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

  • 20、据媒体报道:2011年9月,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平均亩产达到926公斤。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A.袁隆平

    B.李四光

    C.焦裕禄

    D.钱学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 22、“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 23、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4、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25、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 2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 27、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 28、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 29、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汕头,厦门,________.

  • 30、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让我们回顾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什么时期?请举出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4)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 3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校八(3)班以“新中国外交成就”为主题准备小论坛,请你帮助完成。

    (1)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2)请你帮助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下表)。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1世纪

     

     

    (3)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有同学认为美国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也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对此,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你认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