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辽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中国1967年的财政总收入,比上一年下降24.9%,1968年又继续下降13.9%,1968年中国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1966年的86%。”从这段史料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 政治动乱严重干扰经济建设

    B. “四五”计划期间经济迅速发展

    C. 1967-1968年人口急剧下降

    D. 该状况直接导致八字方针出台

  • 2、1978年11月,邓小平在接受采访时说:“看来美方想加快中美关系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的步伐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讲也要加快。”这一主张是基于

    A.推行改革开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打破苏联的外交封锁 D.配合一五计划的实施

  • 3、近年来,中国军队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还积极参与海地地震救援、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等多项行动,这表明中国军队(     

    A.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B.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C.军种兵种逐步完善

    D.开始领导世界各国

  • 4、下列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是(   

    A.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 第一颗氢弹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籼型杂交水稻

  •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集中制

  • 6、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且持续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事件是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农业合作化运动

  • 7、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 8、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①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②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③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 9、观察下侧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统一大业的推动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优越的地理环境

  • 10、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这一举动

    A.有利于集中革命力量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C.为广州起义做了准备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 11、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农业生产合作化

  • 12、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现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与之有关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结束出现的探亲潮 B.恢复高考形成的求学潮

    C.设立经济特区形成的务工潮 D.改革开放形成的旅游潮

  • 1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 14、歌曲,能够唱出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渡江战役乘胜追击

  • 15、如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16、作家莫言诺贝尔奖的小说下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了它宽厚慈祥、慷慨奉献的本性.当年瓜农,平均亩产超过了千斤.出此现象的原(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在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17、西欧封建庄园制度瓦解的过程中,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成为一种新型的地产经营者,他们是

    A.封建佃农 B.租地农场主 C.教会 D.庄园领主

  • 18、六七十年代,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饮食结构单一,住房比较拥挤。如今人们衣着丰富多彩,吃的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住的是高楼大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的改革开放

    B. 科技进步的影响

    C. 人们观念的变化

    D. 人民的辛勤劳动

  •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进行抗美援朝

    B.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D.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20、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 22、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 2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6、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 27、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29、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30、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32、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 33、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绩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