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六盘水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据下表可知,中国

    A.奥运金牌总数逐年递增 B.游泳竞技国际水平渐趋提高

    C.奖牌数量实现零的突破 D.体育比赛成绩已经超越美国

  • 2、如图所示农业科学家“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叙述,准确的是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就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列有关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D. 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 4、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第21届联合国大会

    C.第24届联合国大会 D.第23届联合国大会

  • 5、“三大改造”不包括(  )

    A.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手工业

  • 6、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步是 (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 7、“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女欢聚一堂。”这条被西藏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指的是

    A. 青藏铁路

    B. 川藏公路

    C. 青藏公路

    D. 新藏公路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是

    A. 敌视

    B. 结盟

    C. 拉拢

    D. 友好

  • 9、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0、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两汉时期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以下史实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①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②华佗发明“麻沸散”

    ③华佗创编出“五禽戏”④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下图中文章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姓“资”姓“社”争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D.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 1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上歌词的内容歌颂了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一丰功伟绩(   )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将深圳、珠海等设为经济特区

    D. 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13、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对这一谚语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 14、1981年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在广州兴建第二家装瓶厂;1983年,厦门厂动工兴建;1985年,首家合资装瓶厂在海珠投产。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15、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因为它(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B.做出了工作中心的重大转移

    C.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束缚 D.开启了全面拨乱反正

  • 16、以下基础设施在“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有:

    ①青藏铁路

    ②宝成铁路

    ③川藏公路

    ④新藏公路

    ⑤武汉长江大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 17、针对我国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___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A.中国梦宏伟蓝图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五大发展理念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18、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19、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使我国成为工业国

    C.镇压反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2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下列选项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 22、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 2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__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24、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 25、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 28、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 30、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2、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33、中国梦是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篇)

    材料二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复兴之路》解说词(外交篇)

    材料三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摘自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的讲话(科技篇)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氬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将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片序号

    相关制度或方针

    民族团结

    A

    C

    祖国统一

    B

    “和平统

    ——国两制”

     

     

    (2)依据材二,指出中国农民“首创精神”的重要举措。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给世界建立的“范例”指的是什么原则?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