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榆林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推动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 2、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专门面向市场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在国外媒体眼里,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新举措。外国媒体如此称赞《市场》报,因为该报纸(     

    A.传达了我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B.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序幕

    C.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是当时全国唯一报道经济信息的报纸

  • 3、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 4、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5、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是在( )

    A. 1956年   B. 1958年   C. 1961年   D. 1963年

  • 6、1984年福建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写了《请给我们“松绑”》公开信,这封信经《人民日报》刊发后引起了广泛反响。厂长、经理呼吁的是要求

    A.发展民营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权

    C.完善市场经济

    D.改变企业所有权

  • 7、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大丰收,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形式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B.这种形式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C.这种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D.这种形式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8、表中史实可作为直接论据用来探究(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

    D.外交领域独立自主

  • 9、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 10、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B.国防科技发展迅猛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11、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史论。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D.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了南方谈话

  • 1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A.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B. 日内瓦会议

    C.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D. 万隆会议

  • 13、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六大

  • 14、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电等“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D. 我国的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15、下列资料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C.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

    D.档案“17世纪澳门档案”

  • 16、1972年中日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声明》表明

    A. 日本支持中国实现现代化

    B. 中日结束战争状态

    C. 日本成为中国的坚固盟友

    D. 中日关系正常化

  • 17、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 18、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被迫害时,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他说:“宪法保障每一个公的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在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辩护不起任何作用。1969年11月1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含冤逝世于开封。材料反映了当时(   

    A.我国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我国百姓法制观念淡薄

    C.公民的权利不需要宪法的保护

    D.经济领域中“左”倾错误盛行

  • 19、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放沿海城市

  • 20、要了解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可供你选择的是(  

    A.《红岩》

    B.《茶馆》

    C.《英雄儿女》

    D.《东方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

  • 23、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24、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 26、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2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 28、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______

  • 29、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请列举出在1956——1966年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 32、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四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2)材料一中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深圳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