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实现中国梦是当今中华儿女的崇高追求。习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指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彻底消除贫困人口
C.解决14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D.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3、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
4、1960年1月1—2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号召1960年“自始至终要跃进、各行各业要跃进”,产量、品种、成本和安全要“样样红、满堂红、红到底,实现全面跃进。”材料涉及的内容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文化大革命
C.大生产运动
D.“大跃进”运动
5、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邓小平理论的确定
6、人类为减少和控制寄生虫引发的疾病进行了长期斗争,我国哪位科学家首次研发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A.莫言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7、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深圳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8、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1978年后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C.反对迷信,提倡科学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9、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同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B.都发挥了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C.都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D.都是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正确调整
10、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A. 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B. 提出新发展理念
C. 决定召开“七千人大会”
D. 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11、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
A.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伟大转折 B.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C.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D.打倒一切 、上山下乡、 造反有理
1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新中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一一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B. “两个凡是”方针
C.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一带一路”
14、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5、1971年11月1日,纽约联合国大厦前举行了升旗仪式,五星红旗第--次升起在纽约上空。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建立了外交关系
16、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义等的认识。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中医药古典文献
B.青蒿素类药物将重症疟疾的死亡率降低了 1/3
C.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D.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7、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18、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情景反映了( )
A.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B.社会主义制度刚确立时,人们迫切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20、从增速看,重庆、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蒙、桂等12省市的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数据,贵、陕领跑。这一现象得益于下列那一项党的政策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精准扶贫
C. 西部大开发
D. 中部崛起战略
2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2、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3、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据图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区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
32、“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3、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是?
(2)为实现中国梦,中共作了怎样的战略布局?有何重要意义?
(3)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此做出哪些努力?
34、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这些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