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娄底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推动下图所示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区域自治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特殊的政治制度 D.浦东新区的带动

  •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 3、“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是指(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杨利伟

  • 4、1902年2月,《泰晤士报》:“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导致西方列强在中国地位空前提高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5、“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纪念党的一位好干部而赋的词。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 6、以下关于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还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代步工具主要是共享单车

    C.今天,我国已经由“自行车王国”进步为汽车大国

    D.人民在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 7、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使东北人民背景离乡的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 8、下图的场景是国庆游行队伍中的人们正在展示该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果。此场面发生在

    A.1950 年

    B.1954 年

    C.1960 年

    D.1966 年

  • 9、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A.佟麟阁 B.黄继光 C.邓世昌 D.邱少云

  • 10、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订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创业时期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和事迹。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王进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贡献巨大,被称为“铁人”

    B. 焦裕禄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C.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 邓稼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 12、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反而激化了局势。而它的提出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是新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第一份意义非凡的公共产品。这份“公共产品”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3、下面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大跃进”的伟大成就

  • 14、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

    A.是虚无的梦,不可实现的想象而已

    B.是自由的梦,人人可以实现自己的任何愿望

    C.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D.是发展的梦,将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 15、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的标志是(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飞行试验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 16、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

    B. 新中国的成立

    C.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 17、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第二炮兵部队

    C. 人民空军

    D. 地空导弹部队

  • 18、2020年初,冠状病毒从武汉向全国扩散,我国的科学家团队在实战中进行开创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之前,中国个别药学家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句颂奖词称赞的人物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 19、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邓小平主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0、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 23、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 25、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 26、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 27、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 28、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题文)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 32、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此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材料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3)材料三中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

    (4)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四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