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以下关于西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
C.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达成,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在人类的药物史上,如此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这是拉斯克奖评委、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评价屠呦呦发现的
A.青蒿素
B.青霉素
C.阿司匹林
D.氯霉素
5、表中为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前征求意见数统计,说明该宪法( )
A.体现了土地改革的实施效果
B.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
C.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彰显民主协商政治价值理念
6、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下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7、“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 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开始修建┅┅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 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这是对哪一时期建设成就的总结?
A. 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8、“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9、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面临 ( )
A.美帝主义的进攻
B.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危险
C.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D.地主阶级卷土重来的危险
10、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方略
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基础
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保证
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中“殖民地的残痕”是指(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12、如图是“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图表信息反映了
A.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被打破
B.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新政协会议
C.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D.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3、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巩固新生政权
14、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此城市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15、在1957年的国庆阅兵中,当国产的喷气式战斗机列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兴地对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的制造厂在
A.长春 B.沈阳 C.鞍山 D.天津
1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A. 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 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C.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7、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 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 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行
C. 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18、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求同存异”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原则
1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句“ 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概括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金田起义
20、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 香港、澳门的回归
D. 一国两制
2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 ,_________”
23、“文化大革命”是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________”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6、_________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___________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8、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提出实行______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 |
基本形成 | 中共十三大(1987年)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
充实发展 | 南方谈话(1992年)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终确立 | 中共十四大(( )年)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1997年) | 把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31、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列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3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4、(题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某校八年级黎明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材料一认为这些事件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27年,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
(2)材料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以谁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3)从图一到图二,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
(4)图二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使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收获与拓展)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收获到了什么道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