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解读错误的是
A. 它的起止时间为1953—1957年
B. 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 它的基本任务是优先展重工业
D.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下列事件中能够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 农村实行了人民公社化
D.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
4、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B.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C.“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D.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
5、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2012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与其他国家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国实施这一项措施的目的是
A. 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B. 确立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C. 加快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深化改革
7、初二某班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同学的笔记主题应为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 是指( )
A.湘赣边秋收起义 B.工农红军长征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开辟敌后战场
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A.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1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
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
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发展乡镇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11、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于
A.1952 B.1953 C.1954 D.1955
12、“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13、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14、缅甸总统吴登盛在一次演讲中说:“(它)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此“指导原则”是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合作共赢原则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改革开放道路 B.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中说,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胡锦涛主席所说的“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是
A.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准广
17、“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此种情况出现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8、60年前,它进行了民主改革;68年前,它经过协商和平解放。题目中的“它”是( )
A.西藏 B.北京 C.新疆 D.海南
19、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外交成就 C.军队建设 D.对外开放
20、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政治协商制度
D. 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
21、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2、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23、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5、西藏和平解放:经过: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____,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6、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7、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8、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9、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3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3、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34、好的歌曲往往洋溢着时代气息,是催人奋进的战鼓,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领袖是谁?“站起来”以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标志?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央着尾巴选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要求答三点)并指出50年代末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微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鹤子啃》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直接推动了我国农村改革中哪一制度的实行?
材料 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老人”指的是谁?崛起的座座城中,代表性的“窗口”城市是哪一座?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