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歌手韩红演唱的这首歌曲《天路》,赞颂的是
A. 宝成铁路
B. 鹰厦铁路
C. 青藏铁路
D. 京广铁路
2、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外交领域的重大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5、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殊死的决斗”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下图标语(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反映了
A.五四运动中,学生进行示威游行
B.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C.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7、2019年5月,习近平对老英雄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学习他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党的好干部是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邱少云
D. 屠呦呦
8、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 开放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
B.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C.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9、小明同学在阅读军事报纸时,看到一段评论:“坚持党管武装踏上强军兴军新征程一古田会议光芒照亮强军征程。”“古田会议”的主题是
A. 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0、他一生进行过四次美洲航行。他把第一次西航时沿途的艰辛以及所见到的美洲大陆旖旎动人的风光都写在了日记里,但他始终认为他发现的陆地为印度的一部分。他就是航海家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1、“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这个划时代的会议”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是全面的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2、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
A. 全国耕地面扩大
B. 地主土地所有制高速发展
C. 农民人口增长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
A.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相符的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
B.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之间冰释前嫌,不再有冲突
D. 布什出席上海 APEC 会议﹣﹣表明在中美交往中中国占有主导地位
15、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
16、周恩来是中外闻名的外交家。下列外交成就与他直接有关的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8、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了一首经典歌曲(如图)。他选择去上述地点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C.当地群众热情,民风淳朴好客 D.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19、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说明我国政府努力
①建设和谐社会②保障社会公平③解决民生问题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大批干部被打倒
C. “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2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2、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3、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7、(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8、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9、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30、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31、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至少回答两点)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甲所说的这场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 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2)请按照历史事件结束的时间先后把甲、乙、丙、丁排序。并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
33、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4、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材料二:2014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造成29死亡,14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各族群众纷纷表示强烈愤慨,各国政府也对分裂势力的暴力行为给予强烈谴责。
探究一:巩固统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在古代,那一次改革促进民族的融洽?
探究二:曾经的苦难,有离伤别恨,也有国恨家仇。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清朝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3)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
(5)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6)你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什么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