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立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2、这是一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举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因此,它的主题也体现出这一时代特色。这一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促进共同繁荣”。横线中内容分别是
A. 参与合作
B. 和平发展
C. 平等互利
D. 开放公平
3、2018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赶超香港。这主要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实施 B.经济体制的改革
C.“一带一路”的建设 D.两岸“三通”的实现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土地改革的推行
C.互助合作社的推广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火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不同时代的火花留下了不同时代
的痕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图所示火花属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遗存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位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人民解放军是保卫我国的坚强柱石,由多军种、多兵种组成。下列军种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有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第二炮兵部队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知,我国宪法所保障的利益主体是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帝国主义
D. 广大人民
9、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所阐述的“中国梦”的主要内容是(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独立 ③人民幸福 ④民族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1、宣传画体现了特定的时代内涵。下列宣传画共同说明( )
A.“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盛行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全面展开
D.我国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进
12、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材料反映出党和政府在对台问题上( )
A.通过“一国两制”政策解决台湾问题
B.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岸关系
C.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进祖国统一
D.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调整统一台湾政策
1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2020年5月21日,中国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我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分别召开于
A.1945年、1949年 B.1949年、1954年
C.1949年、1956年 D.1954年、1978年
14、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5、科举制在唐朝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进士、明书、明算等。明经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则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未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以诗赋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据此可知
A.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
B.唐玄宗加试经史
C.武则天扩充国学规模
D.唐太宗以诗赋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
16、下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叙述错误的是( )
A.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7、下面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教育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8、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 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八项主张
19、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20、有一位民主人士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平
B.西柏坡
C.南京
D.延安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2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4、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5、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或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____________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______。1984年,《________》颁布实施。
(4)5个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_______________、新疆、_______________、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5)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28、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29、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30、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3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2、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33、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3)中国在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中,如何发展外交关系?
(4)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