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渚古国文化辐射及扩张能力可以说是出乎想象的。从陕西延安芦山峁、山西襄汾陶寺到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石家河、安徽江淮地区、江西筑卫城以至广东石峡、海丰等处都发现了良渚文化因素。这表明,良渚文明( )
A.促进早期社会发展
B.推动各地区独立发展
C.统治范围比较广大
D.长期领先于黄河流域
2、自唐玄宗时起,差遣制开始流行,朝廷往往临时差遣某官去负责某工作。旧官员多被这些差遣职务取代。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代行了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了吏部人事权。差遣制流行反映了( )
A.皇帝权力的加强
B.六部权力的削弱
C.宰相权力的分割
D.行政效率的下降
3、中国外交表现出“第一次之进步”,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外交惯例,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在国内,“国民觉知强权虽强亦不能全灭公理,宜力图自决,起为废约运动。”与这一外交“进步”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该石碑上围绕相同的内容,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 )
A.古代埃及的王权达到顶峰
B.祭司完全垄断了文字书写
C.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D.埃及人能够阅读三种文字
5、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8.1%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6、史家以“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称颂西汉初年的统治。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下列哪些措施( )
①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A.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表为18世纪后期至1910年英、法、荷三国农业中的人均产出情况统计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18世纪后期(英国=100) | `1910年(英国=100) | 1910年(1750年的英国=100) |
英国 | 100 | 100 | 150 |
荷兰 | 98 | 50 | 75 |
法国 | 55 | 74 | 111 |
A.工业革命减缓了英国农业发展速度
B.荷兰逐渐成为典型的工业国家
C.法国农业因革命而获得迅速的发展
D.技术变革提升了欧洲农业水平
8、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发起道德改革运动,矛头直指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等。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认为,在吸烟、喝酒、宴乐、奇装异服和把时间滥用在偷安和享乐方面的普遍的堕落,使英国的事业遭到不幸。这场运动的兴起( )
A.深受价格革命影响
B.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C.体现理性主义精神
D.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9、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等法令的颁布( )
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
B.照搬了苏联立法模式
C.立足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0、下面为里耶秦简记录的一则有关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十七户居民迁徙至都乡(同属迁陵县)后,因户籍产生争议的案例。这一记录可用于说明秦朝( )
都乡守嘉言:清里不□劾等十七户徙都乡,皆不移年籍。令曰:移言。今问之:劾等徙书,告都乡曰:启陵乡未有某(牒),毋以智(知)劾等初产至今年数。□□□□,谒令。都乡自问劾等年数。敢言之。□迁陵守垂敦孤告都乡主,以律令从事。 |
注:图中的“□”,表示文字因模糊、残缺而难以识读。
A.法律制度严酷
B.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C.基层管理严密
D.地方行政体系混乱
11、《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凡十道巡按……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蠧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说明唐朝( )
A.监察范围比较广泛
B.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C.监察程序公正严谨
D.豪强地主势力壮大
12、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农业生产也是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以下关于世界古代农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南亚地区的恒河流域的居民培植出了粟
B.长江、黄河流域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C.中美洲地区培植出了马铃薯和甘薯
D.西亚地区是小麦、大麦、玉米的原产地
13、美国对华展开 “301调查”,宣称中国的贸易优势建立在窃取商业机密、贸易保护、强制、技术转让等行为的基础上,由此对中国航天、军工、半导体、芯片等领域以禁运等方式进行贸易制裁。这一做法意在( )
A.压制中国企业的发展
B.对中国开展贸易制裁
C.诋毁中国的国际形象
D.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14、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些州可自主决定征收的关税额,也可对外州的产品课税;一些没有外贸港口的州通过邻州港口进出口商品必须支付租税。由此可推知,当时美国( )
A.南北方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B.国内统一市场发展水平有限
C.联邦制权力结构存在缺陷
D.各州缺乏基本的经济自治权
15、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16、1518年3月21日,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此材料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新航路的开辟由此开始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麦哲伦远航探险的动力
D.西班牙国王炫耀国威
17、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指出:“甘愿贫穷是人们达到完美之爱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中世纪后期的宗教诗歌却称赞道:“你的教堂千秋万代灿烂辉煌,黄金、宝石、珍珠、锦缎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一转变反映了( )
A.宗教势力衰落
B.商品经济发展
C.人文主义兴起
D.拜金主义泛滥
18、1952年,第七届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与民族应先享有自决权。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声明: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定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这( )
A.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加速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形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
19、如表是近代英国某工厂的部分规章制度。它反映出( )
第一条 |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立即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
第十一条 | 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
第十六条 | 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
①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 ②工厂制度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
③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 ④工业革命使人们时间意识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元朝时江浙行省每岁税粮4494783石,位居诸省之首,约占全国岁入粮数的37.1%。其中平江地区南宋时岁粮仅28万石,元朝时则高达88万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租庸调制的实施
B.高产作物的传播
C.农业经济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
21、19世纪30年代初,曼彻斯特一位制造业主提出:“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然而我们现在需要,因为我们那时几乎只是为国内消费而生产,制造地区同时也是消费地区。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如果我们没有议员去推动和促进我们的贸易,我们伟大的贸易时代行将终止。”由此推知( )
A.工人斗争促进政策调整
B.产业变动促使消费升级
C.经济发展引发政治变革
D.制度变化影响思想革新
22、戊戌政变后,与康有为、梁启超联系紧密的张荫桓被捕入狱,押解戍边途中路经直隶省城保定,观者万数,咸呼日:“此老如此形容,富贵已极,犹不知足,尚妄思作皇帝耶?何如杀却,岂不省事?”这反映出( )
A.维新思想已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形成
C.新旧阵营的斗争渗透民间社会
D.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23、如图所示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画中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右边床上的人依次得了“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该漫画说明( )
A.经济危机使欧洲各国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B.二战初期美国仍受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
C.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大转折点
D.二战以后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冷战对峙
24、宋代杨万里《过宜福桥》中描述:“水乡泽国最输农,无旱无乾只有丰。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是田是沼浑难辨,何地何村不一同。若遣明年无种子,却愁闲杀雨和风”。诗中反映了宋代( )
A.土地利用率提高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人身控制的减弱
D.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25、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26、内容
(1)规定议会___________
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___权属于议会。
②下院议员___________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___________权力
①司法权: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___________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②财政权:国王不得找任何借口___________。
③军事权: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___________。
27、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28、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9、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30、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31、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32、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
核心思想:“ ”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33、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4、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35、试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36、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 | |||
名称 | 重大事件 | 背景 | 影响 |
(2)鸦片战争 |
|
| 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中国的恶例,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 |
(3) |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列强坚船利炮的刺激; |
|
(4) |
| 经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击后社会危机严重,清政府希望以改革方式实现自我拯救。 |
|
3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探索即开始于1979年参加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1992年,我国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确立了基本药物的遴选,其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更新一次;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协调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200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的政策,并通过将药品价格印在药品最小包装盒上来规范流通环节。
——摘编自《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渐进主义改革框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38、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39、大国崛起
“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国出现在两洋之间。一个全新形态的大国强势逼人地走上国际舞台,它将给世界带来古罗马帝国和大英帝国都不曾拥有过的影响。但这个国家没有一刻放松过自己的脚步。”
——《大国崛起·美国》
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简要概括美国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