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9年度报告》指出,根据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统计资料,2009—2018年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高达1693项,居全球首位。这反映了( )
A.美国经济水平未受影响
B.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C.各国大力加强经济干预
D.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困境
2、下图所示的饰板制作于公元前3世纪,出土于阿富汗地区,图案上方是希腊太阳神和月亮神,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乘坐波斯样式的狮子战车,驭手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下边的多级高阶梯祭台则带有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由此可知( )
A.多元文化的区域交汇融合
B.东西方商贸联系十分密切
C.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D.中亚已出现政教合一国家
3、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尧典》、《舜典》、《大禹谟》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文献( )
A.论证了皇权专制合理性
B.突出了农业的邦本地位
C.说明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D.强调以民为本的合理性
4、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但人们执着于投资卡斯蒂利亚的政府债券,资金就流向它们;当利率下调到百分之五时,资金就会流到土地上。这一现象( )
A.使西班牙成为世界中心
B.促进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
C.阻碍了西班牙社会转型
D.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5、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距今约9000至75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石磨棒、石磨盘,说明贾湖人在当时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稻作技术。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
A.农耕生产中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B.原始农耕改善了古人饮食条件
C.黄河流域文明程度已遥遥领先
D.阶级阶层分化现象已比较明显
6、河北康保县兴隆遗址第二、第三期遗存的年代为距今8000—7150年,与时代相近的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相比,两者均以筒形罐为主要炊器,但其陶器组合不同,筒形罐的形制与纹饰差别也较大。据此可知(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B.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C.文明在孕育发展中具有共通之处
D.父系氏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7、从2018年起,安徽省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世界制造业大会。2022年9月,第五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一关键的时刻举办本次世界制造业大会,给世界经济提供了深化交流、共谋合作的平台”。这突出表明中国( )
A.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
B.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C.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决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8、阅读198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1965年为100)变化情况表。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苏联( )
苏联 整体 | 俄罗斯 | 高加索地区 | 立陶宛 (波罗的海沿海) | 中亚 | ||
格鲁吉亚 | 阿塞拜疆 | 吉尔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 | |||
168 | 158 | 195 | 204 | 225 | 253 | 265 |
A.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
B.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
C.重视民族边疆地区的开发
D.斯大林模式受到猛烈冲击
9、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杨秀清创作了《太平军好章程》的歌谣:太平军,好章程;发放粮食,田地平分;打官兵,打洋人;鸦片、赌钱一齐禁,处处太平。这说明太平天国( )
A.舆论宣传形式单一
B.铲除了封建性的等级观念
C.革命纲领充分落实
D.重视巩固革命的群众基础
10、如表为陕西省龙山文化石峁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反映了( )
类别 | 考古发现 |
玉器 | 具有东部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特征的牙璧 |
石雕 | 源自欧亚草原的人物面部雕塑 |
家畜 | 大量引入非本土驯化的牛、羊、马 |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显现
C.劳动分工的明显
D.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
11、“美国是一个高度集中、有序、统一的政治经济体,资本主义是不容置疑的霸权性社会关系。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广泛接受并不代表美国是一个总体开放的社会,它并非向任何反抗运动开放,而是对多样性进行选择性地保留。美国支持多元文化主义的真正原因在于它和霸权主义的兼容性。”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多元文化具有虚假性
B.多元文化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相吻合
C.美国不是一个真正开放的社会
D.美国的霸权性社会对多元文化具有排斥性
12、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批判旧史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提出“历史者,叙述人类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文章一面世即获巨大影响,响应者极为广泛。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基础
B.成为维新派思想共识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D.彻底否定了传统史学
13、下表是美国专家统计的1946年4月苏联对外广播语言及福放时长表,它反映了( )
播出时间(分钟/天) | 使用语言 |
345 | 英语(其中100分钟是专门针对北美的,55分钟是针对北美和英国的节目) |
300 | 德语(75分钟是直接面向奥地利的听众的) |
270 | 西班牙语(其中150分钟是对南美广播的) |
95 | 汉语、法语、葡萄牙语 |
90 | 意大利语,土耳其语 |
75 | 芬兰语,罗马尼亚语 |
60 | 阿拉伯语,日语,彼西尼亚语,瑞典语 |
50 | 希腊语 |
45 | 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挪威语等 |
30 | 阿尔巴尼亚语,孟加拉语,印度斯坦语,印尼马来语,韩语等 |
15 | 犹太语 |
A.冷战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
B.苏联建成全球传播机制
C.苏联重视提高国家软实力
D.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14、《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的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阶级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15、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B.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
C.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D.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16、1960年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提出,要积极应用民族国家政府力量抵消西方跨国公司及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创造利于非洲发展的环境。众多非洲学者也在21世纪后一再发出被重新殖民化或遭遇帝国主义者霸凌的申诉。这反映出( )
A.旧经济秩序制约非洲国家发展
B.非洲国家积极争取民族独立
C.跨国公司是非洲发展最大障碍
D.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两极格局
17、据考古发现,距今(2019年)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
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
18、美国记者斯诺谈及中国近代某一政权建设时感叹:“在没有港口、没有码头、没有铁路的山林里建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建国中的奇迹。”关于这一政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②实行“三三制”的民主原则
③选举毛泽东为临时政府主席 ④制定宪法大纲、通过土地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并于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元朝大运河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以洛阳为中心
B.全长近1800千米
C.改变了隋唐迂回曲折的路线
D.通惠河直达当时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20、下图是某一时期商贸活动路线图,此图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期
B.18世纪日不落帝国时期
C.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
D.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期
21、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 | 东欧 |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
② | 南亚 |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
③ | 西欧 |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
④ | 东亚 |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这说明( )
A.文艺复兴理念得到各阶层认可
B.先进文化的兴起取决于城市发展
C.意大利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
23、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骨耜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 )
A.人工取火技术成熟
B.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C.彩陶制作工艺高超
D.私有财产逐渐增加
24、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材料 | 结论 |
A | 龙山文化朱封大墓内,发现有各种精美陶器、骨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单人木椁墓。 | 龙山文化已经出现私有财产 |
B | 《尚书梓材》:“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商朝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形成 |
C |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春秋时期流行华夏认同观念 |
D |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 战国时期赋役加重趋势明显 |
A.A
B.B
C.C
D.D
25、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6、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27、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28、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29、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0、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1、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 分析 |
例:西汉首都长安 |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
|
|
|
|
|
|
|
32、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3、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34、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
核心思想:“ ”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35、元代四等人制度等级依次为蒙古人、畏兀儿人、汉人、南人。
36、“新”的内涵
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纪末的一次改革还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试简要概括上述四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
37、试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38、科举考试两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神宗深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道,何必由学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力主改制,在上表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当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购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苏轼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简要概括二者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其目的是什么?
39、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 | |||
名称 | 重大事件 | 背景 | 影响 |
(2)鸦片战争 |
|
| 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中国的恶例,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 |
(3) |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列强坚船利炮的刺激; |
|
(4) |
| 经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击后社会危机严重,清政府希望以改革方式实现自我拯救。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