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张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30年,甘地毅然倡导“食盐进军”以抗议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的《食盐专营法》。全国新闻记者纷纷赶来采访,详尽报道了“食盐进军”的情况,印度沿海地区都开展起自制食盐的行动。可见,“食盐进军”(     

    A.迫使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妥协

    B.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C.促进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 2、有学者评价某条运河开通的意义时说:“运河的开凿是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各国将重心放在开辟产品加工和销售市场上。广袤的非洲大陆由此成为各国争相掠夺控制的地点。”这条运河缩短了(     

    A.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航程

    B.北非与南美之间的航程

    C.北美跨太平洋到亚洲的航程

    D.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 3、1934年2月,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认定德国是“最大的潜在敌人”,为此提出了一项7600万英镑的重整军备计划,张伯伦以影响国内经济和政府社会计划为由反对该计划。张伯伦的这一做法(     

    A.旨在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破坏了责任内阁制

    C.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D.导致绥靖政策强化

  • 4、1915年,振兴织袜厂在《申报》上刊登一则广告:“中国首创、第一家国货。”该厂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共计五百余条。1920年1月1日,该厂在《申报》刊登最后一则(整版)广告:“振起华工名标万国,兴开实业利普寰球。”振兴织袜厂广告的刊登反映了(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营商方式紧密贴合时局

    C.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突出

    D.民众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 5、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迁都洛阳后规定:“吴人(江南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后洛阳城归正里的北徙南人渐多,有“三千余家,自立巷市”,民间称之为“吴人坊”。这反映了(     

    A.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B.南方社会动荡人口北迁

    C.北方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南北方文化融合的加强

  • 6、1979年6月底,沈阳、阜新、丹东等地发放了3300多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但有修鞋、修车和缝补等修理服务,也有小冷饮、瓜果蔬菜小卖铺,既方便了群众,又活跃了城乡市场,还为城市闲散人员广开了就业门路。这种百业复苏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7、经历复杂谈判而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使消失近20年的荷兰共和国复活为君主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王室也恢复各自统治。据此可知,维也纳体系

    A.开创以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B.确立了集体制裁的原则

    C.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D.致力于恢复欧洲旧秩序

  • 8、“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开始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此会议是(     

    A.国民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 9、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材料反映出唐朝

    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完善科举制并提升了官员素质

    C.皇权专制不断强化

    D.科举考试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 10、聂荣臻曾指出:“我们是要吃牛肉还是要喝牛奶的问题。吃牛肉痛快?但是这样做,只能是帮敌人的忙。我们认真搞减租减息政策,这是挤“牛奶”的办法,慢慢挤,细水长流。”聂荣臻提到的这一政策 (     

    A.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

    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维护了广大农民经济利益

    D.揭示了土地革命实质

  • 11、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记述了 1940年3月在巴黎的见闻: “各行各业都有势力强大的团体公开赞成停战……有人认为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才是真正的敌人⋯⋯部分政府官员甚至主张割让部分非洲殖民地,以便讨好这个魔鬼。”这些记述揭示了当时法国(       

    A.意图维护《凡尔赛条约》

    B.对苏德战争的漠不关心

    C.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D.意识形态对战局的影响

  • 1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实际上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自然经济已经趋于瓦解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13、《九章算术》记载了不少基层官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这反映汉代(     

    A.基层官员的日常公务繁重

    B.注重数学教育

    C.科技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D.主地兼并严重

  • 14、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7%,80年代又下降到1.4%,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许多内陆国家还长期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观念落后

    B.地理环境恶劣

    C.人口增长过快

    D.经济的依赖性

  • 15、1815年英国议会颁布《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但是到了1841年,英国取消和降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全部废除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了上风。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据此可知当时(     

    A.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出现新变化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D.世界贸易呈现多中心新格局

  • 16、1999年9月,我国全面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2年,一些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北京290元, 太原156元, 沈阳205元,上海280元, 广州300元,成都178元,银川160元。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     

    A.与当地经济水平挂钩

    B.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D.使各地生活水平出现差异

  • 17、1939年5月,英国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白皮书,规定未来5年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数量不能超过7.5万人,超过这一数字必须经过阿拉伯人的同意,并承诺10年后在巴勒斯坦成立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独立国家。英国的表态意在(     

    A.示好德国以维持欧洲均势

    B.巩固在阿拉伯的殖民利益

    C.顺应民族独立的历史大势

    D.塑造积极正义的大国形象

  • 18、2001年,山西襄汾陶寺发掘出了南墙、东墙,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城内外发现了大型“王墓”、礼乐重器及高等级的夯土建筑。陶寺遗址的发现说明(     

    A.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B.长江流域向阶级社会发展

    C.贫富分化加剧的发展趋势

    D.复杂化社会组织可能存在

  • 19、如图反映的是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农业公社的主要分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苏俄(联)(     

    A.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集体经济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C.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遭遇到较大挫折

  • 20、《新全球史》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七个阶段,其中公元500—1000年被称为“后古典时代”,下列不可能出现在这一章节中的是(     

    A.总结伊斯坦布尔城繁荣的原因

    B.关于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分析

    C.有关《查士丁尼法典》的评价

    D.对“教皇国”建立背景的介绍

  • 21、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出版,刊载新闻一照片150余幅,中英文对照说明,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下图为《晋察冀画报》中的部分报道。这些报道(     

    A.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适应了中国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C.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D.表明中共重视根据地文化的建设

  • 22、希腊各城邦都发展出了各自的立国神话叙事。科孚岛位于希腊西北部,最早由科林斯(希腊城邦之一)人在此建立外岛殖民地。公元前8—前7世纪,该岛是他们与意大利南部各地联系的基地。而在希腊神话中,科孚岛的诞生得益于海神波塞冬游历至此并留下子嗣。这反映出(     

    A.人地矛盾是古希腊殖民的主因

    B.意大利是古希腊主要贸易伙伴

    C.城邦神话叙事服务于现实需要

    D.海外探险风险催生了海神信仰

  • 23、20世纪的美国政治体制下,文官不仅直接服务于总统,而且服务于国会。国会有时甚至采用直接授权一些高级文官在行使职权时可以不受总统控制的办法来牵制后者。这表明美国文官(     

    A.具有制衡总统的权力

    B.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C.遏制了行政权的扩大

    D.削弱了国会的权力

  • 24、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如图所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效显著

    D.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 26、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27、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28、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29、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30、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31、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

    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 32、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33、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 34、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重要史实

    制度方面

     

    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代一统,惩责其非,废九品中正法而创进士科。历代踵行,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摘编自顾颉刚《中国考试制度史》序文

    材料二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三下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泰西(西方)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杈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度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3)材料三中试题内容折射出清末科举注重选拔怎样的新式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式人才观形成的原因。

     

  • 37、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阶段、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回答。)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主要不同?

     

  • 38、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 39、“赤脚医生”

    材料: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随着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李德成《赤脚医生研究述评》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赤脚医生”从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