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日喀则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公元前800年,西亚地区的城市国家推罗是著名的贸易城市。

    汇集于推罗的商品

    产地

    商品

    产地

    商品

    塔尔苏斯(今土耳其南部)

    金、银、锡等

    大马士革(今叙利亚)

    葡萄酒、羊毛

    约帕(今以色列中部)

    奴隶、青铜制品

    杰拉(今意大利南部)

    香料、宝石、黄金

    罗德岛(今希腊东南部)

    象牙、乌木

    毕布勒(今阿拉伯东部)

    据表可知,西亚地区的推罗

    A.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B.成为全球商品的集散地

    C.促进了地区文明的传播

    D.开启了海外殖民的进程

  • 2、下表为元明两代部分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情节梗概。这反映了(     

    角色

    情节梗概

    剧作

    萧淑兰

    萧淑兰求爱张世英,张世英拒绝并云:“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妁之言,廉耻不拘。”

    [元]贾仲明《萧淑兰情寄菩萨蛮》

    卓文君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爱,受阻挠后私奔文君为相如驾车,并有台词“为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元末明初]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

    李云英

    李云英的丈夫从军后不知所踪,亲友规劝再嫁时以“烈女不更二夫”为理由拒绝。

    [明]李唐宾《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A.经济发展下市民文化的繁荣

    B.社会环境宽松催生批判意识

    C.戏剧作品蕴含社会教化功能

    D.政府极力维护理学的正统性

  • 3、如表为某课学习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名人名言。其学习主题应该是(     

    拉·布吕耶尔

    “专制之下无祖国”

    圣·埃夫勒蒙

    “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你自己”

    霍尔巴赫

    “如果自由、财产、安全消失了,祖国也不存在了”

    A.中古西欧社会封建制度特征

    B.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C.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

    D.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 4、15世纪以后,德意志地区的工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工商业中心一般都分布在边远地区,与外界联系较多,而与内部联系较少。这一状况(     

    A.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B.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

    C.促使德意志宗教改革

    D.阻碍了德意志对外经济往来

  • 5、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云南,于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川滇黔边的计划。此后,中央红军(     

    ①四渡赤水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过湘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明代,思想家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正如日常生活中童子捧茶、农夫用饭一样,只要是不假思索、自自然然而又不逆于理,这就是“道”。王艮的这种思想(     

    A.承袭了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B.暗含着一定的思想解放色彩

    C.已经冲破了传统儒学的桎梏

    D.表明儒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 7、1979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对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平均提价24.8%收购,并对粮棉油等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其中,粮食超购加价50%,棉花统购价超购加价30%。这一举措(     

    A.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B.推动了城乡经营方式改革

    C.满足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需求

    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完善

  • 8、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

    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

    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 9、下表为印度《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与中国《佛国记》(法显作于公元416年)和《大唐西域记》(玄奘作于公元前646年)中关于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对比。这说明(     

     

    《梨俱吠陀》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帝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贱民

    ___

    恶人

    A.中国僧人对印度社会理解不全面

    B.中印之间道路不畅文化交流较少

    C.社会发展推动种姓制度内涵变化

    D.种姓制度因历史久远而难以认识

  • 10、联共(布)在1926年的有关决议中提出“彻底肃清资产阶级(耐普曼、富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劳动群众的政治影响的残余”;在1927年提出了在工商业领域对私人资本“采取更坚决地从经济上加以排挤的政策”。当时联共(布)的这些提法(     

    A.是“以退为进”的经济发展策略

    B.纠正了新经济政策一些错误做法

    C.是助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之举

    D.强化了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对抗

  • 11、下表为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①为1872年数据)。表中数据主要表明(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方列强激烈争夺资本市场

    C.世界贸易逐渐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D.各国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 12、中国历代对从事监察的官员,有严格的亲族回避制度。如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凡父兄现任三品京堂、外省督抚,子弟不准考选科道。其父兄在籍起文赴补,及后虽升任者,有子弟现任科道,皆令回避,改补各部郎中。”这一规定(     

    A.扩大了监察官员的权力

    B.利于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

    C.保障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D.推动了监察体制的制度化

  • 13、下面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     

    A.领主与村民间和谐共处

    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封闭性

    C.村民实行集体劳作方式

    D.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14、东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举行的考试科目为秀才和孝廉两科。秀才主要考对策,有时兼及经文;孝廉则主要考查儒经。南朝梁武帝在各州郡县又设“州望”“郡宗”“乡豪”专司搜荐人才。这反映出当时(     

    A.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人才选拔出现集权趋势

    C.门阀士族影响力削弱

    D.考试选官开始受到重视

  • 15、复仇之风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统计汉朝时的血亲复仇,已确定的就有59例:如《后汉书》记载,酒泉郡女子赵娥,其父为恶霸李寿所杀。赵娥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夜夜磨刀,于都亭前手刃仇敌。两汉法律严厉禁止复仇,在司法实践上却又格外包容。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根源于(     

    A.两汉尚武的社会风气

    B.法律价值的内在冲突

    C.儒学影响立法观念

    D.官员法律意识淡漠

  • 16、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定了一份对外“和约”用以表达他对之前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国家利益的不满。其“和约”部分内容如下。以上条款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

    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

    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

    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

    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A.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狂潮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狂潮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瓜分狂潮

  • 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印度的军费支出在英帝国内仅次于英国,高达2亿多英镑。1919年,英国不但拒不兑现战后让印度实行高度自治的承诺,反而颁布了镇压印度民族主义者的《罗拉特法案》。英国的这些做法,客观上(     

    A.促成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破坏了凡尔赛体系的稳定

    C.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D.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 18、魏源在《圣武记》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地方行政区制度时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这种制度设计(       

    A.折射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B.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C.说明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

    D.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 19、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政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游牧民族,他们生存于汉地之外,与汉人定期贸易,经常进行劫掠;另一种具有双重性,把游牧军队和汉人的官僚机构结合起来,并向农民征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类政权可能分别为匈奴、拓跋鲜卑   ②南方的民族交融效果更显著

    ③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                    ④各民族之间是共生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0、12世纪,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3世纪,欧洲炼金师盖伯完成了炼金教科书《完满大全》,书中提出“最小自然物”的概念,以此作为铁汞化为金银的理论。教会对炼金术却充满敌意,多次发布训谕禁绝炼金术。从炼金术的历史中能够推知(     

    A.现代化学脱胎于炼金技术

    B.科学研究遭到教会的压制

    C.宗教对立渗透社会各领域

    D.商业发展刺激了财富追求

  • 21、下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某文件摘录。该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许多地方开展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活动,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它把“五讲四美”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了。各地要把它和“五讲四美”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统一活动。

    ——中共中央宣传部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初

    C.20世纪9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末

  • 22、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B.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

    D.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

  • 23、16世纪末,郁金香传入荷兰,因其娇美的外形和艳丽的颜色受到宠爱。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能换取一辆马车、几匹马等;1637年,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出现“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现象,主要反映了(       

    A.商业贸易范围不断扩大

    B.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

    C.商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 24、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说:“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这表明我国(       

    A.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经济发展适应生产关系变革

    C.已经确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

    D.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26、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 27、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28、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29、内容

    (1)规定议会___________

    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___权属于议会。

    ②下院议员___________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___________权力

    ①司法权: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___________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②财政权:国王不得找任何借口___________

    ③军事权: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___________

  • 30、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31、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 32、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33、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34、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 36、丝绸之路也是交往之路,这种交往的动机可分为经济利益、开疆拓土、信仰驱动等。据此,将下列史事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西汉设置河西四郡B.天竺高僧东来C.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D.南宋设置市舶司

    E.宋夏边境设立榷场F.明末利玛窦来华G.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动机

    史事

    (1)经济利益

     

     

    (2)开疆拓土

     

     

    (3)信仰驱动

     

     

     

     

  • 3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请构建出一副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空坐标。

  • 38、元代四等人制度等级依次为蒙古人、畏兀儿人、汉人、南人。   

  • 39、科举考试两容的变化,折射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法后动议神改贡举制度,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道,何必由学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力主改制,在上表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当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购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苏轼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简要概括二者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其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