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期间,英国政府鼓吹“人民战争”,以战争对英国文明和民众的威胁展开宣传。同时,英国知识界也借助“人民战争”话语表达对时局的关切,部分知识精英群体甚至将目光转向了工人阶级,认为工人阶级的使命是推动英国社会制度变革,如赛琳娜·托德指出二战期间是英国工人阶级成为“人民”的关键时期。这表明( )
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统一战线扩展到了国内
C.政府和进步知识界立场一致
D.正义战争推动社会进步
2、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全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很难找到第二个,可谓“千汉一胡”。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景象完全不同。这一差异能够反映( )
A.多民族政权长期对峙
B.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C.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D.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
3、在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中,夯土建筑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所筑的城墙仍属个别情况,但在山东豫东豫北和豫西都发现了类似的城墙。这些发现可实证当时( )
A.文明交流已超越区域界限
B.各地风俗文化趋于相同
C.公共防御设施已得到普及
D.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并立
4、1952年,第七届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与民族应先享有自决权。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声明: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定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这( )
A.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加速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形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
5、截至2018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40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申报项目的范围有( )
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③传统手工技艺、医药和历法,体育、游艺等
④综合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庙会、歌圩、传统节日庆典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
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
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7、冶铁技术的发明和传播要得益于一个已经完全消失的文明——赫梯文明。赫梯文明兴起于现在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半岛(小亚细亚),公元前1800年左右,赫梯人在冶铜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块炼铁技术,但该技术极为保密。因为掌握了更为先进的冶铁技术,赫梯人曾一举灭亡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王朝。由材料可知赫梯人( )
A.在世界上最早掌握了冶铁技术
B.冶铁技术最早由赫梯人发明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C.因掌握了更先进的冶铁技术而灭掉古巴比伦王朝
D.块炼铁技术的发明得益于冶铜技术的发展
8、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以下关于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和基层组织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
B.唐朝: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
C.明朝:路、州、县三级制——里甲制度
D.清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里甲制度
9、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阐述了一个原理:“私有制是万恶之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称:“共产党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部分学者( )
A.重视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B.肯定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中的进步作用
C.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D.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源
10、出土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2002 年,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三万七千余枚秦简,主要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户口登记、土地开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津渡等。下图所示是其中一片“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简牍。这些史料可佐证秦朝( )
①推行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②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③已形成较完备的地方官员考核办法 ④实施“大索貌阅”以重新核定户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
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
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12、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1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会在国君之下设相,以辅佐国君总理政务。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吴起)盖卫人也。”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
B.血缘政治传统逐渐被打破
C.宰相制度已经正式确定
D.世卿世禄制度已被废除
14、明清时期,松江府出现了“俱三分宜稻,七分宜木棉”的现象,且松江又善纺织,时人描述松江为“精线绫、三梭布、漆纱方巾、剪绒毯,皆天下第一”,这一现象( )
A.促进经济重心转移
B.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C.助推市民阶层兴起
D.有利于江南城镇化的发展
15、1950年5月1日,明清太庙被改造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成为了普通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许多在旧社会出身贫苦的人,在文化宫的培养下成为文艺界的骨干力量。这一改造( )
A.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
D.旨在破除人民群众的迷信思想
16、约公元前7000年,生活在西亚的原始居民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粟 ④绵羊 ⑤猪 ⑥山羊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⑥
17、1923年,国民党颁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宣称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最终实现“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这一言论( )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获胜
B.来源于三大政策的指引
C.彰显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契合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18、下表为甲午战争之前外债用途分类。据此可知,当时晚清政府( )
类别 | 银额(两) | 百分比(%) | 备注 |
军费支出 | 34 279 974 | 74.53 | 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 |
实业支出 | 4 705 640 | 10.23 | 用于轮船招商局、铁路、织布局 |
河工支出 | 2333 955 | 5.08 | 用于河南郑工、山东河工修建颐和园及兴建“三海工程”" |
消费性支出 | 4 500 000 | 9.78 | (北海、中海、南海) |
其他 | 173 400 | 0.38 | 出使经费及恤款 |
合计 | 45 992969 | 100 |
|
A.积极发展实业
B.财政支出依赖外债
C.重视社会民生
D.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19、孔子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应经由“选贤”产生“政长”。《管子·霸言》强调:“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这些主张( )
A.强调德治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性
B.将民心视为执政的根本标准
C.旨在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提倡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20、15世纪以后,德意志地区的工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工商业中心一般都分布在边远地区,与外界联系较多,而与内部联系较少。这一状况( )
A.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B.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
C.促使德意志宗教改革
D.阻碍了德意志对外经济往来
21、1864年,两广总督毛鸿宾仿京师同文馆建广州同文馆,聘请美国人教习西文,招收学生学习英文,是为广州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与此前后,购买、仿制西式船炮有所开展或酝酿。这些举措旨在( )
A.促进近代教育兴起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2、有学者研究表明,汉武帝开始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官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与当时的国家战略相配合
D.有利于手工业的普遍发展
23、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韩国政府要求,向其提供了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A.打破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解决了储备货币供应不充足的矛盾
C.建立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格局
D.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
24、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25、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6、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8、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29、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30、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31、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2、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33、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34、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35、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6、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革命的真正结束不是在“雾月政变”这一天,而是在1804年3月21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杨鹏《拿破仑法典二百年祭》
材料二对这个非凡人物的评价,……在他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我并不准备责备他。在资产阶级已在法国确立了统治而人民又漠不关心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别的出路,因为资产阶级从不关心公共利益,只要他们私人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就行,而人民看不到革命对自己有根本的好处,他们只具有战争的热情
——恩格斯《给“北极星报”编辑的第一封信》
材料三下图为德国漫画:《拿破仑年表》。图片右侧用一半的面积和一系列动态的画面,表现拿破仑如何被欧洲各国打败:告别西班牙、败退俄国、逃离德意志、法国崩溃,体现了当时德国人将拿破仑作为“欧洲公敌”。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学历史-社会-地理课教材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法国革命真正结束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不责备拿破仑做皇帝”的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图片左侧反映的重大活动。为什么拿破仑被视作“欧洲公敌”?
3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38、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角度,来分析郡县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时期“游子思妇”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主题,代表作品有《古诗十九首》、《饮马长城窟行》等;魏晋六朝时期,人们以当代盛行的世风和士风品评人物,善玄言清谈者易得美官,玄言诗逐渐流行,以孙肆和许询为代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创作进入全面繁盛的阶段,人称”盛唐”,李白、杜甫、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一时风起云涌,诗人林立,名篇迭出。
——摘编自诸葛忆兵《选官制度与文学创作之演进》
请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对材料中文学创作风格的演进做出合理解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