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斗草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游戏。斗草方式分武斗和文斗,武斗指的是两人各持草茎,比赛其韧性,以儿童戏玩居多;文斗则是要求参与者以植物名字对对子,比的是他们所知植物名字多少,重点在于知识。如图为清代画家金廷标所绘制的《群婴斗草图》,据此可知( )
A.作品表现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游戏意在培养儿童竞争意识
C.作品流露出人与自然相亲近
D.作品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活跃
2、18世纪末以来饮茶之风深入俄罗斯社会,与中国饮茶时的儒雅之风有所不同,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往往需要在饮茶时增加热量,比如放糖、蜂蜜等甜料,有的人干脆将饮茶作为三餐中的一餐。这反映出( )
A.茶文化在借鉴中发展
B.茶文化重构俄罗斯社会
C.文化传播具有地域性
D.文化传播具有时代特色
3、1951年,中共中央把“发起订立爱国公约”作为当前爱国运动的中心之一、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条战线开展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号召下,工人们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剿匪镇反
B.解放战争后期作战
C.抗美援朝
D.“一五”计划的实施
4、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他,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必须“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的心理。由此可见,卢梭认为( )
A.理性主义存在弊端
B.关注人的个性发展特征
C.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D.重视儿童共性发展特征
5、1937年6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强调“实行国防教育,推广免费义务教育,普遍地设立日校夜校及补习学校,进行消灭文盲运动,改善教职员待遇”。这一做法( )
A.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旨在丰富边区抗日民主教育
D.符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求
6、中国的“惨败”既意味着东亚残存的天下秩序彻底崩溃,也证明依靠儒学经世致用来达到富国强兵、立足于民族国家之林的虚妄。士大夫开始怀疑儒家伦理的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亦从此开始。这场“惨败”后( )
A.清政府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B.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7、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B.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
D.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
8、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多次祭孔,祭孔的规格不断提高。公元489年北魏在洛阳建立孔庙,首次在孔子故里以外设庙祭孔,标志着孔庙祭祀被正式纳入北魏的国家祭祀体系。该举措旨在( )
A.推动民族的交流融合
B.强化北魏政权正统性
C.有效控制笼络士人阶层
D.将国家祭祀制度规范化
9、1920年,上海厚生纱厂在湖南招募女工,引起了知识分子对资本家群体是“剥削者”的批判,实业家则讥讽他们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这反映出当时( )
A.实业救国兼顾国家长远利益
B.中西资本主义发展差距较大
C.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革新工人思想
D.民族主义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10、如表所示为对1912年2月发生的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
1 | 清政府外务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馆,宣布清室已自动退位,希望各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合法继位者 |
2 | 清帝下诏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
A.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
B.表明袁世凯已窃取革命果实
C.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D.蕴含了《临时约法》的精神
11、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新兴市场30国(E30)的 GDP为29.0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 总量的34.33%。还有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占全球总量已经从1980年的24.3%增加至2020年的40.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这表明,当前( )
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B.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持续加速
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12、如表为苏联194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可以说明苏联当时( )
产品 | 1913年 | 1940年 |
电力(亿度) | 20.39 | 486 |
石油(包括凝析油,万吨) | 1028.1 | 3112.1 |
天然气(亿立方米) | 300 | 32.19 |
煤炭(万吨) | 2915.3 | 16592.3 |
生铁(万吨) | 421.6 | 1490.2 |
钢(万吨) | 430.7 | 1831.7 |
钢材(万吨) | 359.4 | 1311.3 |
化肥(按100%有效成分计算,万吨) | 1.7 | 75.6 |
化学纤维(万吨) | — | 1.1 |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 0.18 | 5.84 |
汽车(万辆) | 一 | 14.54 |
水泥(万吨) | 177.7 | 577.3 |
拖拉机(万台) | — | 3.16 |
谷物联合收割机(万台) | — | 1.28 |
木材运出量(实积亿立方米) | 0.67 | 2.47 |
A.国民建设热情高涨
B.工业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发展成效甚微
D.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13、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提出,共产党应将加入国民党的党员名册交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党员在国民党的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这表明( )
A.国民党左派力量增强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
D.国民党实行“清党”
14、1966年,位于蒙阴县的国营山东鲁光化工802厂创建,在其村北“大中山”西麓山沟7个生产车间里生产着烈性炸药黑索金,位置较为隐蔽。创建802厂的目的是( )
A.促进老区的发展
B.推动工业化进程
C.完善我国军备体系
D.配合国家三线建设
15、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
| 贞元初年 (785年) | 贞元八年 (792年) | 贞元九年 (793年) | 长庆四年 (824年) |
米(1斗) | 200 | 70—80 | 40—70 | 50 |
绢(1匹) | 4000 | 1500—1600 | 800—900 | 800 |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
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16、某欧洲哲学家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集理性、道德、传统、常识于一体,影响了中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近两千年,这足以证明没有神权也可以有伦理、道德,而且中华文明足以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相媲美。由此推断,这位欧洲哲学家意在( )
A.传播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念
B.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C.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D.摆脱教会的思想束缚
17、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18、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国家的名片,也是时代的印记和社会的缩影,它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记载了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邮政2010年发行了《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这一邮票。发行该邮票的意图很大可能是( )
A.铭记“文化大革命”时期样板戏对文化的摧残
B.赞扬中国民族舞蹈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成就
C.纪念西方的芭蕾舞艺术在现代中国的起步
D.肯定中西文化交融与中国革命文化的创新
19、周公用“德”说明了“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 )
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天视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0、五四运动领导者罗家伦指出:“‘五四运动’的唯一成绩,就是能使中国‘动’,但这种‘动’不能是‘冲动’。如果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昏晕后起死回生的神针’,中国(人)经此神针救醒后,还必须‘马上吃固本培元的药’,只有固本培元,才可以养成真正永久的活动。”这表明罗家伦认为( )
A.民主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潮流
B.社会运动应与思想启蒙相结合
C.五四运动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
D.民主革命目标和任务发生改变
21、787年,唐德宗因畋猎走访民户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时丰(丰收),何故不乐?”对曰:“前云(夏、秋两征)之外悉无他徭……徒空文耳。”由此可见,当时( )
A.租庸调制难以继续维持
B.两税法执行不力
C.藩镇割据影响百姓生存
D.人丁税异常沉重
22、1927年3月,北京《晨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现象喻为《孔雀东南飞》(如图)。该现象( )
A.为中国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
B.说明知识分子实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C.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革命统一战线
D.反映中国由民主革命向民族革命转变
23、良渚古国文化辐射及扩张能力可以说是出乎想象的。从陕西延安芦山峁、山西襄汾陶寺到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石家河、安徽江淮地区、江西筑卫城以至广东石峡、海丰等处都发现了良渚文化因素。这表明,良渚文明( )
A.促进早期社会发展
B.推动各地区独立发展
C.统治范围比较广大
D.长期领先于黄河流域
24、北宋中期至南宋的类书,大多内容全面、分类严密。如《全芳备祖》属于花草果木专科类书,引用古书时剔除鬼神之说,所录皆为草木名称、种类、性状等;《梦溪笔谈》也多对前人之“妄说”予以辩证。这一现象( )
A.说明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B.受到格物穷理思想影响
C.表明两宋文化领先世界
D.反映了市民文学的兴盛
25、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27、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28、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29、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0、“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 ||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 1、新航路开辟 | ③ |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 ⑤ |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经济全球化启动 |
2、 ⑥ |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 |
3、跨国公司建立 |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1、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32、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 分析 |
例:西汉首都长安 |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
|
|
|
|
|
|
|
33、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34、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将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规定美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清政府通过修订法律、改良司法等措施,以期早日收回这种司法主权。1927年1月,美国出于远东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通过谈判途径尽快解除美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1928年,中美签订新关税条约后,在中方的坚持下,中美开始就撤销美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与英国在1943年1月11日,同时宣布放弃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在华特权,接着荷兰、比利时、挪威、巴西等国也相继采取同样步骤。自此,开始了全面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
一一摘编自仇华飞《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撤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涉外案件处理的原则及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产生的影响及美国1943年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原因。
36、人类历史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向前发展的,危机处理能力既考验人类的智慧,更促进了人类大踏步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埋或杀死,牛奶和咖啡被倒进河流或大海。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为避免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发达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时期“游子思妇”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主题,代表作品有《古诗十九首》、《饮马长城窟行》等;魏晋六朝时期,人们以当代盛行的世风和士风品评人物,善玄言清谈者易得美官,玄言诗逐渐流行,以孙肆和许询为代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创作进入全面繁盛的阶段,人称”盛唐”,李白、杜甫、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一时风起云涌,诗人林立,名篇迭出。
——摘编自诸葛忆兵《选官制度与文学创作之演进》
请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对材料中文学创作风格的演进做出合理解释
39、英国工业革命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1858年7月10日,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刊登了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MONEYorYourLIFE!”。该漫画反映了其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对工业化进程中“MONEY”和“LIFE”的选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