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他,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必须“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的心理。由此可见,卢梭认为( )
A.理性主义存在弊端
B.关注人的个性发展特征
C.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D.重视儿童共性发展特征
2、魏晋时期,除传统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之说。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经济交流推动文化多元
B.政治改革导致风俗变迁
C.社会动荡引发人口流动
D.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
3、如图为元大都平如图(局部),马可·波罗关于元大都宫殿有如下描述:“上述两墙之间,有一极美草原,中植种种美丽果树。不少兽类……繁殖其中。带麝之兽为数不少,形美类多”。这反映了元朝( )
A.游牧区域的扩大
B.行政制度的汉化
C.民族文化的交融
D.华夷一体的观念
4、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此可见,新科技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
A.产业化
B.国际化
C.市场化
D.智能化
5、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受救济人口共104.1万,其中有工作能力的成人和他们的孩子为87.4万,占84%,济贫税支出从1748—1750年的年均69万镑飚升到1813年的665.6万镑。这说明,工业革命( )
A.加剧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
B.大幅提升了政府财政收入
C.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D.导致社会运作效率的降低
6、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一些新大学成为新思想发展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课堂讨论,增强了大学课程的实用性;大学课程中法学、自然科学、医学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这表明( )
A.启蒙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普及
B.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C.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
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7、19世纪中叶,因为高昂的会费,英国参加工会的工人不到总数的1/10,主要诉求为提高工资、加强互助、救援失业和生病工人。工会领导人认为工人同资本家利益一致。这说明当时( )
A.工人运动具备和平夺权条件
B.英国各种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英国工会被资产阶级所控制
D.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8、1951年,山西省长治地区的10个试点农业合作社通过集资或贷款购置了农具177件,改良了土壤341亩,粮食亩产和社员收入都大大超过了1950年的水平。这表明( )
A.人民政府通过土改满足农民需求
B.农业合作社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推广新式生产组织形式势在必行
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9、《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这一记载可用来考证( )
A.早期国家的不断演进
B.精耕细作的生产萌芽
C.远古人类的农业起源
D.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
10、1871年4月19日,巴黎公社发布《告法国人民书》:“至于我们巴黎的公民,我们负有完成这场现代革命的使命,把这场将载入史册的、声势最浩大、意义最深远的革命进行到底。”这场“现代革命”(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
B.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某些特征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D.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存在密切联系
11、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一行文字:“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于龙号(机车编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其实唐胥铁路申建过程中,顽固派借口机车驶动“震动陵寝”,引发了“阻路”风波,铁路修建一度搁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B.推翻专制是当务之急
C.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源
D.早期现代化步履维艰
12、法国的旅游指南类书籍最早出版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形成出版风潮。这些书籍中,有的属于“饱学之士”和“文人”指南,具有教育意义,是旅途中的良师益友;有的扮演“管家”的角色,为旅行者打点衣食住行所有细节。这种“风潮”反映出当时法国( )
A.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B.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
C.中间阶层逐渐壮大
D.实现了政治长期稳定
13、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而主要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拥有征税和调动军队的自主权
B.全国设十三个行政区域
C.军政事务要上报中书省
D.权力的行使受制于中央
14、下图所示为俄国画家里斯·库斯托维耶夫于1917年2月创作的一幅海报(局部),用来敦促俄国人为一战出钱出力。当年11月前几乎每张海报都会出现这个士兵形象。这说明( )
A.舆论宣传决定一战战争走向
B.一战在俄国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思想引导
D.一战对俄国经济冲击力较大
15、下图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任职期间(1979-1990)采取的改革措施。上述举措旨在( )
◆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前提条件。 ◆增加实行合同制的政府雇员人数。 ◆削减文官队伍总数。 ◆扩大招考范围,增加文官录用的竞争程度。 |
A.增强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B.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C.提升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D.提高文官队伍素质
16、1787年,麦迪逊在美国制宪会议上发言:“如果行政官要讨好议会才能再次当选,依赖心就会使行政官独立不起来……就会把议会弄成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这是因为( )
A.美国中央政府内部存在矛盾
B.联邦政府部门权力分配不均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美国总统
D.要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17、下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18、下图为清代漠南蒙古某地城镇分布示意图。当时漠南地区城镇发展的原因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这一因素外,可能还有( )
A.政府移民推动经济重心转移
B.长途商业贸易的发展推动
C.资源丰富吸引农民积极开发
D.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管理
19、如表展示了唐宋文学作品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出宋代( )
唐 | 多以豪门贵族、文人士子、侠客名妓为主角。 多写士子落难,女子相助,士子得志负心的故事。 |
宋 | 多以手工业者、小户人家的女子、商店老板、商店职工为主角。 多写青年男女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互相爱慕但是受到干涉后酿成悲剧的故事。 |
A.理学束缚人性
B.市民阶层壮大
C.门第观念淡化
D.科举制度完善
20、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京官,主持都察院的工作,率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行使对中央各部院及各地方的监察权。据此可知,清代监察机构( )
A.官员品级较高
B.具有一定独立性
C.分工较为细致
D.职能发生了变化
2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学技术革命的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土洋并举”向“以土为主”的变化过程。“洋”就是依靠尖端科技人才,实现科技革命性突破,土是依靠群众智慧,发明“土办法”,制造尖端产品。这一变化( )
A.激发了人民群众勇攀科技高峰的热情
B.打击了高科技技术人才的研发积极性
C.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D.体现了在科技领域的不切实际之作风
22、公元前2千纪后,古阿卡德语是阿卡德王国的通用语言,后在两河流域南部和北部演化出巴比伦语和亚述语两种方言,也曾被埃及王庭使用,作为整个中东地区的国际性通用语言。阿卡德语成为区域通用语言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扩张和文化交流
B.阿卡德王国的兴盛
C.区域贸易和人口迁徙
D.区域性市场的发展
23、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
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
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
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24、魏晋至隋唐前期的“客户”是国家赐给公卿俸禄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封建地主的私属。宋代在编造户籍的时候,把客户与主户在有所区分的前提下一样编造户籍。这一变化体现,宋代( )
A.地主土地私有制瓦解
B.按职业划定户口类型
C.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D.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25、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26、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27、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28、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29、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30、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1、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32、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33、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34、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35、如何评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a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b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图a美国,1947 图b捷克斯洛伐克,1949
图1
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及时间推移等角度,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所体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
3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8、冤家宜解
《原是一对老冤家, 法德化敌为友对世人的启示》这是新华网一则报道的标题。假定这篇报道由你来撰写,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两个问题:
(1)为何说法、德两国是一对“老冤家”?
(2)法、德两国是如何“化敌为友”的?
39、英国工业革命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1858年7月10日,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刊登了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MONEYorYourLIFE!”。该漫画反映了其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对工业化进程中“MONEY”和“LIFE”的选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