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21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发展中国家崛起逐渐改变国际格局
C.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2、罗马帝国在行省只派一名军事长官任总督,也没有设置县级一类的机构和区划,当地人除了交税,其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宗教和语言等一切照旧。这一状况( )
A.导致地方治理水平低下
B.推动了罗马法律的发展
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促进帝国境内文化交融
3、如表所示为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公债发行情况(单位:元)。这些债券的顺利发行( )
债券名称 | 发行时间 | 发行定额 | 利率 | 偿还期限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期革命战争公债 | 1932年7月 | 60万 | 年息1分 | 半年 |
湘鄂赣省短期公债 | 1932年12月 | 5万 | 年息1分 | 1年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 | 1933年7月1日 | 15万 | 年息1分 | 1年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收买谷子期票 | 1934年4月 | 4万 | 无息 | 4个月 |
A.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
B.保证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C.解决了根据地生产的困难
D.体现出苏区群众对红色政权的支持
4、针对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美洲事务的干涉问题,1823年,门罗宣言向欧洲国家表达的是“不要做什么”;1845—1848年,波尔克总统对欧洲国家提出的是“不要干涉我做什么”;而到了1895年,克利夫兰总统的关键用语则变为“承认我是什么”。这一变化( )
A.印证了英国已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B.侧面反映欧洲国家普遍走向衰落
C.说明拉美地区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D.表明美国企图重建拉美地区秩序
5、“投壶”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活动。宋代投壶技艺多样,娱乐性强,且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司马光说:“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由此可知,宋代“投壶”( )
A.被赋予一定的教化意义
B.折射出教育的平民化
C.表明尚武风气蔚然成风
D.深受朱熹理学的影响
6、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地域性文化之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红山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居民种植水稻 ②位于辽河上游
③代表性遗址是牛河梁遗址 ④代表性器物是“蛋壳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司马光居家讲学时要求饮食为“每五日做一暖讲,一杯、一饭、一面、一肉、一菜而已”。陆游对饮食讲求“粗足”,力求清淡,主张多吃蔬菜,如白菜、芹菜、竹笋等都是他常食的,而荤菜少之又少。材料可以直接用于佐证宋朝士大夫( )
A.注重养生
B.俸禄较低
C.力行节俭
D.崇尚理学
8、水产养殖向工厂化、( )、集约化经营发展。
A.人工化
B.分散化
C.机械化
D.自动化
9、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助推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10、白居易的《赠友》中写到“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两者都( )
A.主张恢复租庸调制
B.长远考虑税制弊端
C.认识到新税法加大贫富差距
D.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思考
11、下图是新中国出版的宣传画。这幅宣传画主要反映了赤脚医生( )
A.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B.弥补我国医疗能力不足
C.建立了医疗卫生体系
D.解决了农村的医疗难题
12、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 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这反映了唐朝( )
A.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海外贸易的发展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统一市场的形成
1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礼制,重现几百年前的西周盛世。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反映了他们( )
A.都信奉敬天保民
B.都意在维护统治
C.都主张以吏为师
D.都强调德治思想
14、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这表明当时( )
A.列强支持清廷的新政改革
B.官督商办的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
C.商业的经营形式发生变革
D.中国通讯事业深受外国资本影响
15、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其主要原因有( )
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②“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郑和下西洋远航
③明朝中后期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④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经营的跨太平洋贸易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6、下列属于建国以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是( )
①抗美援朝运动 ②进行大规模的剿匪作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三反”“五反”运动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17、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文本创作者多以自身见闻对异域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客观记述,同时还记述了大量自身航途积累的海洋知识,如季风利用规律、海洋导航规律等。据此可知,宋代海丝文本记述( )
A.凸显了儒学价值倾向
B.印证了海上贸易的兴盛
C.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D.反映了商业环境的宽松
18、一份18世纪末关于曼彻斯特城工人住宅的调查报告指出,这些宿舍的恐怖景象是很难描述的:一个新从乡间来的房客往往睡在前一住客留下来的、尚布满传染病菌的床上,或者刚刚抬走一具患伤寒而死的尸体的床上。该调查报告反映了( )
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性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
②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
③曼彻斯特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④城市化进程中工人生活状况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东汉至魏晋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地方史志,它们大多记载一个地方的风物、史地和人物等内容,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等。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是( )
A.地方势力的壮大
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外来宗教的传播
D.基层治理的完善
20、汉文帝时期,贾谊说“天下才势方病大痛,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并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的对策。贾谊提出这一对策,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
B.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D.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
21、19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人口由19世纪中叶的8万多上升到40多万,其中多为海外移民,白人人口增长最多,华人次之,华人多数从美国的旧金山漂洋过海而来。结合所学推断,这一时期墨尔本人口猛增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铁路修筑
B.苦力贸易
C.奴隶贸易
D.金矿开采
22、1941年11月20日,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选出边区政府委员会,共产党员、非党进步人士、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充分体现了抗日民主政权所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据此可知“三三制”原则( )
A.推动了国家治理中的民主性科学性
B.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有益探索
D.标志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23、有学者指出,庞大的清帝国在付出骇人的代价―中国人口从1851年的4.36亿减少到1867年的大约2.8亿之后,终于开始缓慢地恢复了秩序和元气。1851-1867年中国人口减少主要与哪一事件有关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反帝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1981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小组讨论中很多人呼吁:“应当给包产到户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户口。”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认可了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生产责任制。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央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农村多元化经济体制确立
C.基层户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D.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
25、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26、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27、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8、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29、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 分析 |
例:西汉首都长安 |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
|
|
|
|
|
|
|
30、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31、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32、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33、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4、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35、 有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持续了150年,并至少准备了另外150年的革命。”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36、如何评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八章走向21世纪
一、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左右逢源的中国
三、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相对衰落的美国
——摘自【美】保罗·肯尼迪《打过的兴衰》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请构建出一副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空坐标。
3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39年英国政府开始改变帝国政策,向英联邦转型。二战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转型力度继续加强,于是便有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第一次非殖民化高潮,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主共和国。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者深受鼓舞,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该地区建立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由此形成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而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又给予英属黄金海岸人民以巨大支持,1957年,加纳共和国成立,这是在非洲的英属殖民地中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受此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规模最大的第三次非殖民化高潮。
——摘编自潘兴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
材料二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