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2013—2022年我国500强入围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国务院国资委)。该图( )
①说明民营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②体现了我国不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在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
④可推断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将新时代外交工作的宝贵经验总结为“六个必须”:必须做到坚持原则,必须体现大国担当,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发挥制度优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更有作为,必须( )
①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②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把握大势、统筹兼顾、掌握主动
③在党的领导下,坚守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和根本方向
④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解决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公共意识不强等问题,红光村制定“积分宝”积分制度,对村民日常行为和参与乡村重要事务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并根据积分情况给予相应激励或约束,有效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基层群众自治落实到实处。基层群众自治( )
①有利于保证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有利于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堪称“科学”,不仅在于它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更在于它开启了通过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来实现解放的历史进程。由此可以推知( )
①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
②科学社会主义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
④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与各民族发展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此概念的提出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情绪价值为正,能激发正面情绪,给人以美好感受。由此可见( )
①情绪价值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所特有
②关于情绪价值的研究,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③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④事物间联系是必然的,每个人既是情绪传播者又是接收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这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决定性条件
②为做好新时代思想文化工作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③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武器
④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R化工公司自投产后,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对周边地区环境陆续造成污染。2021年以来,周边地区大片树林、竹林、果树、庄稼枯死。对此,张某等12人提起诉讼,请求判令R化工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赔偿农作物及竹、木等损失。在庭审过程中,R化工公司出示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的排放达标证据。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A.R化工公司出示的排放达标证据如果真实有效,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B.排放达标证据的效力低,R化工公司不能证明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
C.R化工公司如能证明损失并非污染排放所导致,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本案符合举证责任倒置情形,张某等人无需提交合法权益受损的证据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法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制定了海关法、外商投资法、生物安全法、出口管制法等一系列涉外法律法规;颁布《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阻断了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的影响。这说明我国立法机关( )
①将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国内法律规范
③为我国应对国外经济制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百余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未来中国的建设作了美好描绘,但风雨如晦,壮志难酬。今日之中国,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这得益于( )
①我国结合本国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党和人民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③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④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学们围绕“一带一路”各抒己见:
甲:“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共建国家的交响乐。 乙:除非秉持合作共赢的精髓,否则不会有“一带一路”的巨大成就。 丙:“一带一路”是为沿线国家带来繁荣发展的希望之路。 丁:“一带一路”建设是需要沿线国家积极参与的,A国属于沿线国家,A国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如果甲观点正确,“不是中国的独奏曲”与“是共建国家的交响乐”中至少有一项正确
②在乙的发言中,“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是“‘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就”的必要条件
③对丙发言换质位,得出“不为沿线国家带来繁荣发展的希望之路不是‘一带一路’”
④丁的发言属于三段论推理,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逻辑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小刘在某商场购物时丢了手机,他怀疑在商场柜台逗留时间较长的小王偷了自己的手机。随后,小刘在网络上发布小王的照片和丢失手机情形的文字描述,发动网友一起寻找小王,帮其找回手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刘的行为合理,保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②小刘的行为不合理,侵犯了小王的人身权
③小王可向法院上诉,要求小刘赔礼道歉
④小刘应当正确行使民事权利,注意界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当你就餐遇到餐厅“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必须使用小程序才能点餐”“必须扫码缴费”,并且只能允许不能拒绝,于是你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餐厅停止侵权。据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和知情权
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③必须扫码关注才能提供服务,经营者违背自愿、诚信原则
④强制扫码缴费是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能印证“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郑重承诺,在气候峰会上宣布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由材料可知( )
①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碳排放立场体现了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③中国一贯依据国家利益和联合国宗旨确定自己的外交立场
④我国对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构建和谐世界具有坚定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通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充分整合富含道德元素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打造城乡互联互通、协同运作的文化建设模式,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群众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乡村记忆工程”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树立全局观念,善于用全局的发展推动局部问题的解决
③以系统观念统筹资源,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以促进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日本政府曾提出将核污水排到地底填埋,但会污染地下水,最后选择直接排入大海。2023年8月24日,在反对声中正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实际排放的核污水中含有超过60种放射性核素。但日本官方辩称经过处理的核污水已变成了“核废水”,且其中的放射性物质氚的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排放是安全的。日本官方的言行所犯的逻辑错误在于( )
①故意混淆核污水和核废水的概念,不符合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②氚含量达标就认为核污水排放是安全的,犯了“轻率概括”错误
③没有正确划分“放射性物质”的外延,属于“划分标准不一”
④既声称“核废水”是安全的,却不进行地底填埋而选择排海,违背了矛盾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下列选项中与漫画《机会永远存在,看你如何对待》哲学寓意最相符合的是( )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一定有不同的认识 ②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选择 ④意识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3年8月31日,随着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动车”。飞驰的高铁,穿越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飞速奔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据此可以看出( )
①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改善民生凝聚民心
②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促进和谐发展
③畅通了资源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④实施对口支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年间,“一带一路”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极大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这体现出( )
①中国秉持“丝路精神”,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认同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3年是“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工作制度提出35周年。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 )
①能提升党对基层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②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执政理念
③是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④是凝聚党群合力、增强向心力的重要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23年7月7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③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
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
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
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
③ “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已有雏形但还未健全,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责任边界不明晰,存在服务设施、机构、人员和资金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对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建议加快养老服务立法进程。由此可见,科学立法( )
①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回应现实需要
②需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③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④必须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代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发展。
材料一 2014年2月,以习近平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国家发改委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报告提出,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大数据开放创新工程,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停车位的平均缺口率达76.3%,同事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高达44.6%。某地运用化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整合线下停车场资源,建成智慧停车系统,将车牌号与车主手机捆绑,提供周边车位查询→抬杆放行→导航定位→停车缴费的全程智能解决方案(见图8)。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6、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27、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据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信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在部分小区试点居民阶梯水价,以每个家庭每月用水量为基数进行计算。阶梯水价是指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使用的水量在基本定额之内,采用基准水价,如果使用的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采取另一阶梯的水价标准收费。
请你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论证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
28、当前,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的消费信心,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实现了建国以来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一是供需结构失衡。普通品质的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优质高端品牌的农产品较为紧缺;二是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较低,化肥、农药等滥用现象严重;三是生产成本过高。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进口农产品价格,出现“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尴尬现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苹力度。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材料二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这几句“顺口溜”是人们对当前我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尖锐讽喻。“如何提振国产农产品的消费信心”,成为近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假如你是一位人大代表,准备就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请列出建议提纲。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仁爱奉献的美德。
材料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乐善好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然而火热的爱心也时常遭遇现实尴尬—从求助真伪难辨、善款成“糊涂账”到慈善组织饱受质疑,一些不规范的慈善行为将慈善演化为“名利场”,鱼龙混杂,不仅损毁了慈善事业的声誉,还挫伤了社会爱心。发展慈善事业亚待与法同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慈善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对于骗捐、作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慈善法》把慈善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使法治精神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 《慈善法》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扶贫、济困的公益活动。中国目前还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资金投入,实施扶贫项目带动,但要高效精准扶贫,更需要了解扶贫脱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和脱贫诉求,有针对性地投入资源、提供服务,显然单纯依靠政府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释放社会向善的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采取精准“接地气”的扶贫办法,细微帮扶、高效帮扶,以实现脱贫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法治精神能够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国家通过制定《慈善法》释放社会向善力量,采取“接地气”的扶贫办法,细微、高效帮扶,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3)弘扬慈善文化需要规范慈善活动。请就如何规范义捐活动,提两条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