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下表可知( )
时间 | 1880年 | 1883年 | 1886年 | 1889年 | 1892年 | 1895年 | 1898年 | 1901年 | 1904年 |
金额 | 100 | 120 | 7803 | 6045 | 42160 | 39143 | 61908 | 201335 | 4174567 |
——据毛家琦《中国旧海关史料》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
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
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某欧洲哲学家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集理性、道德、传统、常识于一体,影响了中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近两千年,这足以证明没有神权也可以有伦理、道德,而且中华文明足以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相媲美。由此推断,这位欧洲哲学家意在( )
A.传播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念
B.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C.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D.摆脱教会的思想束缚
3、汉代有这样一个司法案例:某甲窝藏了犯有杀人罪的养子某乙而被判无罪。董仲舒解释道:某乙虽然不是某甲的亲生儿子,但是这种父子关系是应该承认的,《春秋》也认为,父亲天经地义地要为儿子的过错遮掩,因此某甲无罪。以上材料表明汉代( )
A.亲子与养子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B.审判案件缺乏明确的量刑标准
C.刑罚的裁量受到社会舆论影响
D.司法实践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4、马克思指出:“工人要能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的时日和经验的。”这句话揭示了( )
A.科学理论指导斗争的重要性
B.无产阶级联合的迫切性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可能性
D.剩余价值学说的科学性
5、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近代教育事业起步
C.新旧教育体制并存
D.完全确立近代学制
6、如图是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对此漫画分析有误的是( )
A.反映了苏德之间的同盟关系
B.反映了波兰迅速灭亡的客观原因
C.体现了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体现了凡尔赛体系的进一步瓦解
7、有学者指出,在军功受益阶层主导下,直接统治之人头原理与间接统治之封建原理并存,养士之风又来,游侠再盛。这一时期( )
A.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张骞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C.平定割据政权;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D.土地兼并严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8、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之必然趋向于定居,又使它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的可能出出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这可用来说明( )
A.农耕文明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B.游牧文明的扩张性与开放性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D.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9、明朝初期,市镇多由巡检司管理,只设从九品的末等官员。明朝后期至清朝,一些市镇已由正八品的县丞驻地管理,甚至出现正六品通判、正五品同知等府级官员管理市镇的现象。这一变化是由于( )
A.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B.城市功能的演变
C.中央政府权威的弱化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0、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日军进行重庆轰炸的目的是( )
A.造成重庆巨大恐慌
B.加紧对中国进行战略进攻
C.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D.造成中国平民的大量伤亡
11、1984年起,国务院放宽了农村居民到集镇落户的政策。2000年,浙江率先取消地市级以下城市进城指标和“农转非”指标;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成为第一个全面放开市区户口准入限制的省会城市。这一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
①致力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②顺应了深化改革的要求
③有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④反映了中央权力的下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与会的许多代表握手、拥抱,有的代表跳起舞来。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在联合国的主导权
B.中国外交的不利局面彻底被打破
C.亚非拉国家团结反帝斗争取得新胜利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改善的基础奠定
13、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其主要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会、封建贵族的特权。因为大封建主在同国王进行斗争时必须依靠骑士和市民,所以《大宪章》对他们的利益也有所照顾。由此可见,《大宪章》的签署( )
A.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开始
B.推动了封君封臣制度稳定发展
C.阻止了英国专制王权的建立
D.反映了政治运行兼顾多方利益
14、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表明( )
A.中央王朝严密控制了边疆地区
B.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C.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
D.各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融洽
15、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上有粮食酿酒附着物。该遗址还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是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比古埃及早两千年之久。这说明,此时( )
①原始的畜牧业开始产生 ②剩余产品增加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贫富分化
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较发达 ④手工技术和农业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表是苏联1930年、1931年粮食产量和出口量数据表。这表明苏联( )
年份 | 粮食产量(亿千克) | 粮食出口(亿千克) |
1930年 | 835.4 | 483 |
1931年 | 694.8 | 518 |
A.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B.粮食产量不足制约工业化发展
C.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D.用粮食支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17、如表格为1994年我国三种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数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 独资企业 | 合股企业 | 有限责任公司 | |||
企业数(万户) | 增加(%) | 企业数(万户) | 增加(%) | 企业数(万户) | 增加(%) | |
商业 | 5.33 | 99.6 | 1.8 | 63.8 | 7.3 | 101.9 |
饮食业 | 0.74 | 102.0 | 0.12 | 65.3 | 0.09 | 125.3 |
服务业 | 0.76 | 73.2 | 0.27 | 69.5 | 1.1 | 75.6 |
修理业 | 0.36 | 80.1 | 0.12 | 49.4 | 0.05 | 120.8 |
A.私营企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B.改革深化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形成
D.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新兴模式
18、北宋北方边境地区因战争导致人口损失严重、社会动荡,宋真宗颁行“崇善诏”减免全国赋税。此后,宋廷又先后颁布了《天圣定助贫钱物法》、《天圣令》等相关法令,进一步明确了减免税的规定、范围、对象以及操作流程等内容。这些救助措施( )
A.体现民本理念
B.重视南北平衡
C.发挥教化功能
D.善用社会力量
19、“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对难民悲惨境遇发出的慨叹。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过去60多年来,全世界约有75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下列与难民有关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
②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③成立“联合国难民署”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④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南宋日用类书《事林广记》,将令人难读的《朱子家礼》,裹挟在民间日用的百科体系中,与世俗礼仪一起作为实用性的知识广泛普及,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朱子家礼》本身。由此可见,该著作( )
A.削弱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B.扩大了儒学社会基础
C.背离了政府的价值导向
D.使儒家礼仪得以普及
21、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等法令的颁布( )
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
B.照搬了苏联立法模式
C.立足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2、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应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策略。这些策略反映出( )
羁縻政策 | 土官土司制度 |
是封建王朝借助边陲夷狄首领的势力进行控制,即根据势力的强弱,分别赐其首领以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实行土职代管或与所设郡县参差而治 | 在以滇黔桂等西南部为主的边疆地区,封建王朝任命当地蛮夷首领为各级土官或土司,土官土司职位的大小,通常视其所辖蛮夷的范围而定,基本原则是以土官治土民 |
A.古代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B.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范围的逐渐扩大
C.中国古代统治者边疆治理具有灵活性
D.因俗而治策略弱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23、光绪时,重刊的《邓氏家范》规定“断不可存此等(小说戏曲)书籍”,要求“见即焚之”。同时期的《东关冯氏祖训》等也规定不许子女阅读小说戏曲。当时的这些规定意在( )
A.限制世俗文化的发展
B.引导子女重视科举
C.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
D.维护家族关系和睦
24、2023年3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其中带耳陶罐(如图)等器物与内蒙古的东周墓葬出土器物相似。这( )
A.印证了东周文明起源于山西朔州文化
B.说明内蒙古文化领先于山西文化
C.表明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D.体现出区域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
25、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26、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27、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28、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29、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30、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1、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32、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33、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34、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35、冤家宜解
《原是一对老冤家, 法德化敌为友对世人的启示》这是新华网一则报道的标题。假定这篇报道由你来撰写,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两个问题:
(1)为何说法、德两国是一对“老冤家”?
(2)法、德两国是如何“化敌为友”的?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27)肥皂、食盐、酒、皮革、煤以及类此的一切最通用和最必需的物品的专卖。……(120)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那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样权力是违犯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二《权利法案》本身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它的一些基本条款在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41年的《大抗议书》和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中已经提了出来。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把英国议会和人民一再争取和重申的原则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台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利法案》与《大抗议书》的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特点。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将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规定美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清政府通过修订法律、改良司法等措施,以期早日收回这种司法主权。1927年1月,美国出于远东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通过谈判途径尽快解除美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1928年,中美签订新关税条约后,在中方的坚持下,中美开始就撤销美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与英国在1943年1月11日,同时宣布放弃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在华特权,接着荷兰、比利时、挪威、巴西等国也相继采取同样步骤。自此,开始了全面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
一一摘编自仇华飞《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撤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涉外案件处理的原则及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产生的影响及美国1943年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原因。
38、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39、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