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绍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是二里头都城遗址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都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A.手工业与农业已分离

    B.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C.城市建设有规划布局

    D.早期国家机构完善

  • 2、北宋的救助机构种类增多,设置较前代更为普遍。北宋初年,政府于开封设立东、西福田院,收容老幼、乞丐及残疾之人;此外,类似机构还有慈幼局(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太平惠民局(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等。北宋这些机构的设置(     

    A.维护了封建纲常礼教

    B.减轻了民众的差役负担

    C.践行了儒家民本理念

    D.彻底解决了社会的危机

  • 3、2015年正式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止2023年9月,亚投行成员数量增至109个。下图是关于亚投行的时事漫画,这说明(     

    A.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任重道远

    B.美国控制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

    C.布雷顿森林体系遭遇严重冲击

    D.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关系破裂

  • 4、1885年,英德争夺清政府军舰的建造订单,德国首相俾斯麦指示伏尔铿船厂,“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订购,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

    A.增强军力是洋务运动的核心目标

    B.民族工业削弱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近代外交原则

    D.列强依靠技术输出攫取在华利益

  • 5、下表是美、英、德、中四国某方面所占世界份额的变化情况。 “某方面”指的是(     

    年份

    国别

    1800年

    1860年

    1900年

    1953年

    美国

    0.7

    7.1

    23.7

    44.7

    英国

    4.1

    19.9

    18.5

    8.4

    德国

    3.5

    4.9

    13.2

    5.9

    中国

    33.3

    19.5

    6.3

    2.3

    A.殖民地数量

    B.制造业总产量

    C.对外贸易额

    D.白银的存储量

  • 6、《熙宗孝成皇帝四》记载:迁居中原的普通女真百姓以改汉姓易汉服为时尚,致使朝廷多次下诏“敕女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一诏令从侧面反映出(     

    A.金政权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

    B.政府反对学习中原文化

    C.内地文化对金朝的异质作用

    D.女真文化优于汉族文化

  •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该法律反映了中国

    A.防控公共疾病的建设成就

    B.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意识增强

    C.“看病难、住院难”等矛盾缓解

    D.全民卫生意识加强

  • 8、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如图所示迁徙活动的影响是(     

    A.11世纪建立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B.廷巴克图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

    C.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D.先进的冶铁技术传播到迁入地

  • 9、宋代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的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一家之有,至于万株”。两浙路的苏州太湖洞庭山,“皆以树桑栀甘柚为常产”、“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在湖州的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兼工机织”。这反映了宋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B.农业手工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C.农民生活富足安稳

    D.政府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种植

  • 10、孟子认为,仁政的施行应该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就开始分配井田。荀子主张国家应该按照耕地面积标明经界的方式授田给农民,以此来避免纷争。据此可知,二者(       

    A.强调国家要履行经济职能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恢复西周的井田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 11、“在当时一无水泥二无炸药的简陋条件下,从分水岭的最低处最狭处,劈开了高四十米长二百米的太史庙山,使湘漓相通。”材料所述的事件发生在(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北魏孝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 12、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国家独立以后,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而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这反应拉丁美洲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旧殖民体系的未能触动

    C.民族国家没能实现

    D.民族民主革命仍未完成

  • 13、观察下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状况反映出

    ①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 14、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 15、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到1830年,大多数政府部门已经设立常务次官。这一系列举措(     

    A.克服了文官制度存在弊端

    B.确保了上下议院权力的制衡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D.解决了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 16、西班牙殖民者在每一次殖民行动之前,都用最后通牒的方式向印第安人宣告:上帝创造了万物和人,并将其委托给教皇管理,而教皇又把你们居住的岛屿和陆地以及这里的万物赠给了西班牙国王……如果你们违抗命令,将遭受不可言喻的损失和灾难。这反映出当时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A.以教皇为主导力量

    B.以传教为核心目的

    C.神权与王权相统一

    D.武力结合精神控制

  • 17、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

    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

    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

  • 18、在18世纪,由于捏练机及机械压力机的技术革新,通心粉在那不勒斯降级为一种普通的食物。进入19世纪以后, 由于农业科学的发展,养殖业的进步, “最精致的海味”牡蛎由贵族餐中食料变成为无产阶级口中之食。据此可知,食品技术进步(     

    A.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

    B.淡化了食物的象征意义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

    D.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 19、《剑桥欧洲经济史》曾提到这个时期……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个时期”(       

    A.出现了钢铁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

    C.催生了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D.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减少

  • 20、两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从外交的制度架构上开始向西方趋同。1868年,清廷主动派出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的使团赴美修约,蒲安臣未咨请总理衙门核准即擅自越权签署续增条约,清廷予以承认并交换批准。这表明(     

    A.美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

    B.西方国家对国际法运用持双重标准

    C.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的尝试与偏离

    D.清朝外交活动中崇洋媚外现象严重

  • 21、1584年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舆地山海全图》(图),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刻印的西洋式世界地图。从16世纪下半叶起到17世纪,根据这一地图绘制的各种地图不断出现,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有十二种。此现象说明(       

                                    《舆地山海全图》

    A.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B.夷夏观念被抛弃

    C.有识之士世界观的转变

    D.新思潮开始萌发

  • 22、如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变迁示意图。该图可用来印证法兰西(     

    A.封君封臣制度崩溃

    B.国王权力不断加强

    C.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社会日益动荡不安

  • 23、唐代交通干路至少在二万五千里以上,每三十里置驿站。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初开始“岁运东南之粟至关中”,大运河南段经济价值提高。域外交通之中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据此可知,唐代交通(     

    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服务于政治军事

    ③有利于中外交流                 ④以大运河为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 2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26、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 2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28、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29、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 30、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 31、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 32、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33、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34、“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1、新航路开辟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启动

    2、 ⑥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3、跨国公司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分析科举制度持续运行千年之久的原因。

  • 36、冤家宜解

    《原是一对老冤家, 法德化敌为友对世人的启示》这是新华网一则报道的标题。假定这篇报道由你来撰写,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两个问题:

    (1)为何说法、德两国是一对“老冤家”?

    (2)法、德两国是如何“化敌为友”的?

  • 37、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38、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各自举出一例

  • 39、阅读下列两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

    图1美国,1947年

     

    图2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