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感受,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

    C.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

  •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______,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_______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______物种中那些最为______的后代。

    A.方向 多种多样 保存 歧异

    B.方向 各种各样 保留 歧义

    C.趋向 多种多样 保存 歧异

    D.趋向 各种各样 保留 歧义

  •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师道之不也久矣   六艺经皆通习之

    B. 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

    C. 作《师说》以之   笑大方

    D. 群聚而笑之   耻师焉

  •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送汾城王主簿

    唐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注)①带印:掌管印玺,指王主簿少年出任,回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②情人“指”友情深厚的人。③禁钟:宫中的钟声。

    A.首联写王主簿年纪轻轻就掌管印玺,回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刻画了王主簿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形象。

    B.颔联上句“芳草归时遍”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萋萋芳草,贴切自然;一个‘遍’字写出了愁绪之多。

    C.颈联上句“禁钟春雨细”写雨里钟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春雨细密写细,写钟声轻细,形象生动。

    D.诗歌标题中的“送”字既点明了诗歌的体裁,同时又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诚挚情谊。

  •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荒年);庠序之教(谨慎)

    B.学不可以(停止);君臣守以窥周室(本来);是故贵无贱(没有)

    C.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歌女);圣人无师(固定);蹑足行伍之间(置身于)

    D.金就则利(磨刀石);非我也,也(年成);之以孝悌之义(申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碗羊肉汤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2000只。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从6月8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学习长岭乡的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生活咋安排?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他说:“我说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称赞。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

    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这下可慌了刘乡长,他打电话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电话中毫不犹豫地指示:仍然用羊肉汤招待。

    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刘乡长心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中午他们端起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刘乡长忙回话:“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的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一天能宰几只?”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两只,两只!”领导没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

    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于是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张书记正低着头看一份《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和刘乡长眼前晃着:“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张书记沮丧地说:“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方式,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 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D. 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2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标题“一碗羊肉汤”的作用。

    3文章中的刘乡长是农村干部的典型,你对这一形象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的宁缺部分。

    1)念去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袁明府任长沙

    李白

    别离杨柳青,樽酒表丹诚。

    古道携琴去,深山见峡迎。

    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清新明丽,意境开阔,情深意切,独具一格。

    B.首句描写碧绿的杨柳,乐景寓悲情,含蓄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之情。

    C.颔联采用虚写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袁明府赴长沙上任途中所见。

    D.颈联选取“暖风”“花”“树”“草”等意象,表现了草木茂盛的景象。

    2“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一联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链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入为锦衣卫经历。链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链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链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俺答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链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链曰:“锦衣卫经历沈链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链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可大得志。帝弗省。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链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帝大怒,谪佃保安。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链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链。链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链。后嵩党杨顺为总督。妖人阎浩等以白莲教惑众,出入漠北,泄边情为患。官军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顺喜,曰:“是足以报严公子矣。”窜链名其中,诬浩等师事链,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斩链宣府市。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链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链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

    (选自《明史·沈链传》,有删改)

    [注]①世蕃,即严世蕃,严嵩之子。②俺答,明代蒙古部落首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

    B.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

    C.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

    D.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锦衣卫,官署名。原为皇帝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后兼管刑狱,掌管巡察缉捕的权力。

    B.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似簸箕。一说屈膝张足而坐。是一种卑微、尊敬的态度。

    C. 京师,《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后世因以泛称国都,亦可称为“京城”“京华”。

    D. 太学,中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历代有兴废,与国子监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地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链受到赏识,疾恶如仇。沈链考中进士,入京任职,上司陆炳善待沈链;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喝酒时很放肆,遭沈链指责,严世蕃不敢计较。

    B. 沈链位卑忧国,敢于直谏。外族人俺答进犯京城,无礼索要贡物,沈链作为一个小吏敢于站出来坚持正义;他上疏要求抗击敌人,但皇帝不察。

    C. 沈链遭受挫折,秉性不改。他因为触怒皇帝,被贬到保安垦田,保安人纷纷帮助他,他和乡里人发泄对严蒿等人的不满,消息传到严嵩那里。

    D. 沈链含恨被杀,恶人被惩。严嵩同党杨顺为了谄媚严世蕃,诬陷沈链拜阎浩为师,听阎浩指挥,沈链最终被杀害;后来严嵩父子也遭到报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链时时扼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