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句子是( )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地震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根据书中描写,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除了龄官外,还有( )
A.晴雯
B.金钏
C.迎春
D.袭人
3、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陌生姑娘瑞珏结了婚。
B.《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关心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C.《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D.《家》中,觉新祖父死后,陈姨太以避不详的“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 , , 。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进行搜索时, ,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A.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②①④⑥③ C.②①④⑥③⑤ D.②③④⑥⑤①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 ①⑤/②⑦/③⑥/④ B. ①③⑤/②④/⑥⑦
C. ①③⑤⑥/②⑦/④ D. ①⑤⑥/②⑦/③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故题。
疲惫
厉周吉
又吃馒头?赵刚看了一眼妻子摆在餐桌上的馒头,皱了皱眉头。
快了,再有三五天就吃完了!妻子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三五天?怕是两个三五天也吃不完吧!赵刚再次皱了皱眉头。
别说了,再说茜茜更不吃了!妻子小声说。
不吃就对了,干脆扔了算了。赵刚声音又提高了几分。
叫你别说,你偏偏说,有你这样烦人的吗!难怪孩子烦你!妻子也生起气来。
茜茜同意去听课了吗?看见妻子摇头,赵刚再次皱了皱眉头说,老人、孩子没有省心的。
生气归生气,馒头还得吃。赵刚用力掰开一个馒头,揭掉长了淡淡白毛的薄皮,使劲咬一口,很夸张地咀嚼起来。
赵刚和妻子的老家都在乡下,双方母亲都是每年刚进入腊月就开始办年货,一样接着一样,那真是不到除夕不结束:做豆腐,做面鱼,做菜包,做豆包,蒸年糕,蒸发团,蒸馒头,蒸枣山,炸鸡、炸鱼、炸肉、炸丸子,煮鸡,煮鸭,煮肉,煮卤子……
一下做下这么多好东西干啥呀?什么时候想吃再做,不是更好吗?对母亲和岳母的做法,赵刚曾多次质疑。
不这样还是过年吗?谁家过年不这样!你们咋这样不重视传统!你们既不理解我,也不心疼我,谁都不帮忙,想想我都生气!办年货那些日子,我几乎天天熬夜,累得手脖子到现在还疼!几天前,赵刚问母亲时,母亲这样说。
置办下这么多好东西,吃着吃着就变了质。稍微变点质,肯定不舍得扔,于是每年赵刚都有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吃这样的食物。
三年前,赵刚因为肠息肉住了二十多天的院,医生说与经常吃霉变食物有一定关系。这让赵刚对这些食品更加抵触。面对那么多的食品,赵刚感到既郁闷又恐惧,这种感觉把过春节的所有美好都抵消了。
茜茜吃饭了!妻子的一声吆喝,把赵刚的思绪拉回现实。
茜茜听话,今天的一个培训与两项活动都非常重要,你都得参加……赵刚趁着茜茜吃饭又开始做思想工作。
不去。茜茜干脆地说。
为什么呢?赵刚微笑着说。
有必要吗?我为什么要参加那么多的培训和活动?假期就要结束了,我可休息过一天?我本想这几天自己支配,连那个培训也不参加了,想不到你们又给我报了两项活动!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不知道考上名牌对以后发展多么有利!我们可不想让你再过我们这样的生活,我和你妈当初要是再努力一点,哪里是现在这个样子!哪有你这样不懂事的孩子,你不知道为了给你选择活动项目,你妈都累得头疼!赵刚把刚吃了一半的馒头放在桌在上说。
我才不领情,自找的!什么年代了,我就不信考不上名牌就得饿死!我更不信参加你们给我报的乱七八糟的辅导对学习有利!茜茜也把馒头放到桌在上,直直地盯着赵刚说。
面对女儿的强烈质疑,赵刚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忽然就感到一阵头疼。
看你们爷俩呀!谁也别说了,参不参加都得吃饭!茜茜尝尝我煲的汤,这可是我昨天刚从网上学到的地道做法,可好喝了!妻子急忙打圆场。
与此同时,赵刚感觉到自己的大腿被妻子的尖细指甲戳得生疼生疼,那种疼深刻无比,直达内心深处。赵刚不能喊疼,也不能在脸上表现出来,只能强忍着。
为什么要过年呀!为什么要放假呀!放假明明是休息的,我的假期为什么比平时还忙碌呀!那么多的亲戚需要走,那么多的作业需要做,那么多的培训需要参加!你们可关心我有多么疲惫!我真是被假期吓怕了!茜茜拿起馒头,重重地叹了口气。
假期本来就是这样的,成绩优秀的孩子,哪有玩的?我们对你的要求还是低的。春天不辛勤耕耘秋天哪有丰硕收获?要想将来有个光明前途现在必须多付出……妈妈头头是道地劝说茜茜。
那天,在爸爸妈妈的耐心劝导下,茜茜终归还是同意参加所有的学习和活动。赵刚把茜茜送到辅导中心大门口后,茜茜稍显佝偻的单薄背影很快就融入了由无数靓丽背影构成的一派五彩斑斓之中。
在调转电动车车头准备离开前,赵刚忽然感到浑身疲惫,他定定地呆在原地,出了好一会神。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3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细致列举赵刚母亲和岳母置办年货的种类,为的是强调她们的勤劳和持家有方。
B. 小说在描写赵刚厌恶吃霉变了的馒头时,运用补叙方式交代了他之所以这样的原因。
C. 作者将茜茜“佝偻的单薄背影”和无数“靓丽背影”对比,意在突出其外貌的普通。
D. 结尾描写赵刚浑身疲惫,在原地发愣,既照应了标题,又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2】请从三代人的角度,结合小说简要概括他们“疲惫”的缘由。
【3】小说以“疲惫”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定风波》中,“____”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以乐景写哀情可以使哀伤的情感表达得更出色,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这一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____”,这样的比喻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
(5)《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
(7)柳永的《望海潮》中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史八首(其五)
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1]来游?
被褐出阖,高步追许由[2]。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注释):[1] 欻:忽然。[2]许由:尧舜时代著名隐士。相传尧曾想禅位于他,他听后推辞不受,并跑到颖水河畔用河水洗耳。
下面选项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时看到的日光普照神州大地的开朗景象。
B. 三、四句用比喻的修辞展现出洛阳宫苑众多,高大堂皇的巍峨气势。
C.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作者通过反问来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王侯。
D. 诗中运用典故,想借许由拒唐尧让天下之事来表现作者虽出身寒门却志趣高远。
9、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哀公命席,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居处齐难①,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②;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③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④;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选自《礼记》)
注释:①齐难(zhāi nán):庄重恭敬的意思。②和:舒适。③沮:恐吓。④干橹:盾牌。
(二)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选自《孔子家语》)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死以有待也 爱:吝惜
B.儒有委之以货财 委:推托
C.子贡以所赍货 赍:携带
D.穷改节乎 节:操守
【2】材料(一)中谈到儒者“言必先信”,下列语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 D.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
【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4】根据材料(二),完成以下题目。
(1)材料(二)结尾“二三子由此乃服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依据原文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有“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请你结合材料(一)中的语句,从儒者人格的角度简要评析孔子的上述行为。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的90后白衣天使,他们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亿万中国人。
作为高中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格式要求:文题居中写在规定位置,为美观、醒目,易得高分,标题上空一行,下空一行。文章从第四行开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