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唐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C.取与之必于时也

    D.余得遍观群书

  •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长余佩之陆离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不吾知其亦已兮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之武退秦师》

    C.浔阳江头送客  《琵琶行》 D.避猛虎   《蜀道难》

  •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留恋处、兰舟催发     兰舟:这里用作对船的美称。

    B.都督诸军马     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

    C.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唐代官服制度规定,高级文官服为青色。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扎成角状。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第二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数十个来自知名电商的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调整。

    B. 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C.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虽然古代神话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2)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登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3)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4)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xiāng qiàn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窟窿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5)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6)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7)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8)他只说:“我不吃。”

    (9)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10)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11)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12)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3)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4)“早埋了。”

    (15)“呀,他什么时候……”

    (16)“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明天。”

    (17)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8)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二个不幸者的愧怍

    1括号内填写词语:______

    2第3段,划线句“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中的“不幸”是指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不幸;而句中的“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

    3开头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老王临终前送“我”家鸡蛋和香油,反映出老王是个_________的人。而老王临终后,作者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感到“愧怍”,是因为对老王_________________等举动(用文中信息回答),表现出作者对__________的反思和惭愧。

    5老王和《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平民类型,你更欣赏谁?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荀子·劝学》中,用“木”“金”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蘅芜君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潇湘妃子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1】以上两首《咏白海棠》的作者均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其中蘅芜君是___________(姓名),潇湘妃子是___________(姓名)。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表现诗人非常珍惜白海棠,也很珍重自我。

    B.第一首颔联,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秋日的台阶映出她美丽的身影,招来洁白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C.第二首首联,既交待海棠花生长的环境,又着重写看花人的风姿,从正面描写了海棠花的冰清玉洁。

    D.第二首尾联,笔墨又回到看花人。倦倚西风、欲诉衷肠的既可是花,也可是人,人与花融为一体。

    【3】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昼掩门”“半掩门”的细节描写,表现两位诗人性格不同,也展现其生活态度的差异。

    B.第二首颔联写海棠花色如梨蕊,韵如梅花,动词“偷”“借”新颖别致,颇显诗人慧心。

    C.第二首颈联运用比喻,借“怨女”“拭啼痕”等词语描绘出白海棠幽怨的形象,想象丰富。

    D.“婷婷”写出海棠花因风摇曳、顾盼生姿之貌,“默默”表现诗人深情难诉、含羞内敛之态。

    【4】咏物诗中,诗人常以物自比,寄托情感。《红楼梦》中两首《咏白海棠》亦是如此。李纨评价第一首“含蓄浑厚”且“有身分”,第二首“风流别致”。请就其中一首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阐释。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帝尝怪:“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谏者十余不止,小物何必尔邪?”遂良曰:“雕琢害农事,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帝咨美之。

    薛延陀①请婚,帝已纳其聘,复绝之。遂良曰:“信为万事本,百姓所归。故文王许枯骨而不违,仲尼去食存信,贵之也。数遣使请婚于朝,陛下既开许,为御北门受献食。今一朝自为进退,所惜少,所失多,亏信夷狄,方生嫌恨,惟陛下裁幸。”

    高宗即位,进拜尚书右仆射。帝将立武昭仪,召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及遂良人。或谓无忌当先谏,遂良曰:“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又谓绩上所重,当进,曰:“不可。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曰:“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既入,帝曰:“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遂良曰:“皇后无它过,不可废。”武氏立,乃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徙桂州,未几,贬爱州刺史。遂良内忧祸,恐死不能自明,乃上表。帝昏懦牵于武后,讫不省。岁余,卒,年六十三。德宗追赠太尉。

    (《新唐书列传·褚遂良》)

    注释:①薛延陀,中国北方古代民族。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

    B.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

    C.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

    D.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

    B.“陛下”原指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C.左迁,平调官职,犹言转迁,即“调职”。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

    D.追赠,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是朝廷对有贡献的官员在其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的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精于书法,造诣深厚。唐太宗收集王羲之的旧帖,惟独褚遂良能指明臣民进献旧贴的出处,辨明真伪。

    B.褚遂良秉笔直书,刚直不阿。他如实记录皇帝的言行,唐太宗想看看有关自己言行的记录,褚遂良委婉地拒绝。

    C.褚遂良推崇信诺,反对违约。认为诚信是成就万事的根本,也是百姓所归依的道德标准,强调以信义安抚夷狄。

    D.褚遂良忠于职守,敢于谏诤。即使明知劝谏有可能触怒皇帝,给自己带来惩罚甚至是杀身之祸,也能挺身而出。

    4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

    (2)遂良内忧祸,恐死不能自明,乃上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蔓延。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校开始组织网上授课,有许多学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的湖北宜昌一年级女孩柯恩雅,在父母卖卤菜的案板下上网课的照片刷屏网络;河南南阳学生小通,寒假期间每天坚持早上五点起床学习,因家中没有WIFI,在和邻居借网之后,每天八点准时爬上屋顶学习,从未松懈;湖南石门县一中高三学生张婧按照学校复习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加入防控疫情志愿服务队伍,参加了向湖北返乡人员赠送口罩、温度计、消毒水及必要生活物资的工作。然而,也有不少孩子却在上网课时偷偷犯懒:自信地认为上网课老师就看不到自己,偷偷刷手机、打游戏。

    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出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