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鹰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填然之  ②其中规  ③假舟楫者,非能也 ④王无岁 ⑤天下集响应

    ⑥积成德 ⑦至尊而制六合 ⑧匈奴七百余里  ⑨而学于师

    A. ①③④/②⑥⑦/⑤/⑧⑨ B. ①③④⑧/②⑥⑦/⑤/⑨

    C. ①③④⑦/②⑥/⑤/⑧/⑨ D. ①③④⑦⑧/②⑥/⑤/⑨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bīng)弃   (wǎng)        (shàn)       (zhēn)完美

    B.逶(yí)             (chù)方            (yè)        (gāng)鼎之作

    C.石(jié)     (mǒ)黑     (yūn)火     自吹自(1éi)

    D.粉(yuán)          (kān)          (chà)        琅(lāng)上口

  •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还也   向使三国各爱

    B.佚之狐言郑伯曰   多机上之工女

    C.之以饥馑   人之力而敝之

    D.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 5、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

    A.子路“率尔”言志的方式一点都不谦让,有违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孔子的批评是委婉含蓄的,既保护了子路的自尊心又表现了自己的豁达。

    B.曾皙的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喟然而叹。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构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C.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D.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时,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手

    庄因

    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定焦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的一切。那手,是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与热。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母亲一样,对子女们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有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人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的卖水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然则,就在那样的岁月中,母亲仍不乏经常兴致高涨的时候。每到此际,她会主动地取出自北平带出来的那管玉屏萧和一枝笛子,吹奏一曲,母亲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冲夜奔》《游园惊梦》和《春江花月夜》。那双手,如此轻盈跳跃在每个音阶上,却又是那般秀美。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选自《八千里路云和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由梦开端,然后顺势写母亲的手,感情细腻深挚,文笔朴素自然,全文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B.文章以母亲的手为线索串起往事,将母亲过去几十年的平凡生活一一展现开来,凸显了母亲人格的魅力及其对作者的影响。

    C.文中写母亲“揪拧”我之后“坐在床沿气结饮泣”,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失望,也表现了对孩子教育不成功的痛心。

    D.文章结尾一段用“至大完美”点明母亲的手所显示的伟大的母爱和永恒的人格力量,两个“从未”意在表现母亲的朴实自然。

    2文章开头对梦境的描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本文浓墨重彩地借母亲的手来写母亲这个人,“手”是理解母亲形象的关键,请结合手的特征分析母亲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疆辟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秦的灭亡告诫当朝统治者及后人,如果不以史为鉴,将会重蹈覆辙,致使悲剧重演。

    (3)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 千古传诵。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注]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B.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感情。

    C. 第三句“远”字前缀—— “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

    D. 全诗清新自然,采用渲染铺陈,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仕鲁。入见,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

    ②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

    ③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一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有司仕鲁_______

    (2)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________

    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数建法会于蒋山

    B.及言不见用

    C.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

    D.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第②段画线句有三处停顿,请用“/”为其断句。

    皆拔握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

    4第③段表现了李仕鲁怎样的品质?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的你,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素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身处于具体的家庭、学校、城市等社会关系中,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并已经做出了某些努力;这样一个你,未来的日子里必然得到一些人人都可能把握到的机会。据此推想,而立之年之后的某一时地,你会是怎样的呢?

    请将“   岁自画像”补充完整并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