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本人诚挚地邀请您到寒舍做客,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拨冗光临,不胜感谢。

    B.贵处事务繁杂,捋顺不易,若遇难处,但说无妨,鄙人定当鼎力相助。

    C.惊闻令堂在昨夜不幸仙逝,我深感悲伤,希望您能够节哀,振作起来。

    D.承蒙您的赏识,我的小书得以付梓,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出新作恭请斧正。

  • 2、下列句式归类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之谓也/蚓无爪牙之利 B.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C.闻道百/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虎兕出于柙

  •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同“糊涂”,这里是“不明事理”的意思)

    B. 一尊还江月   (以酒洒地,以示凭吊)

    C.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无绪:没有头绪。)

    D. 独自怎生得黑   (怎么生得)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内容理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英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30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直到1904年《法利塞人》出版,才引起社会关注。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

    D.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号西铭,太仓(江苏)人。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 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以音乐为主题,开创了新音乐体验方式和新文化商业模式。在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今天,其意义不可理喻

    B. 7月31日,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闭幕。大赛期间,相关部门各行其是,尽职尽责,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C. 乔布斯逝世后,不少苹果迷发帖表达哀思,其中一位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成就了乔布斯。”

    D. 今年,泰国发生了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针对这一灾情,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应对,发布紧急公告,强调要对泰国鼎力相助,提供资金和物流方面的支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 :“你現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 :“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 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论证,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师说》中对士大夫之智竟然无法赶上巫医乐师百工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通过写要合理捕捞来体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两句是: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②慵:懒。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同人不乐尘世、留恋自然山水的生活态度。

    B. 词人以插花醉酒、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 词人写自己能操控大风雨露是上天批准的,可以看出其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D. “几曾着眼看侯王”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同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

    2从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词人的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醉白堂记

    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岂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通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书之。

    注释:①魏国忠献韩公:韩琦,北宋名相,谥忠献。②伊、周:指商朝贤相伊尹与西周摄政周公旦。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行乎利害之   涂:通“途”,道路

    B.忠言嘉,效于当时   谟:谋划,计谋

    C.方其形于一醉也   寓:寄托

    D.而皆有心焉   侈:奢侈腐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所欲哉! 人亦念

    B.生是人也   始臣解牛之时

    C.公既不其所有自多   为国

    D.乃泣书之   官知止神欲行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B.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C.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D.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韩忠献公“无愧于伊、周”的一组是( )

    ①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

    ②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

    ③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

    ④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

    ⑤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

    ⑥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段交代了“醉白堂”建造及得名由来。韩忠献公建“醉白堂”取名自白乐天的《池上》诗,并将此诗作为醉白堂的歌赋。

    B.作者认为韩琦辅佐三朝皇帝安定天下,晚年欲告老还乡却被天下人挽留,这时他有羡慕白居易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

    C.第三段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烘托出韩琦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D.结尾“泣而书之”表现了作者沉痛的哀悼之情。全文集议论与抒情于一体,体现了苏文挥洒自如、晓畅疏放的艺术风格。

    6作者将韩献公与白居易进行对比,“尊韩之意,隐然自见于言外矣”。结合文本,分条概括“韩献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体现在哪些地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学期我们在教材中学习了廉颇、蔺相如、苏武、张衡等人的事迹。你对其中的哪一个人物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