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连衡而诸侯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③于其身也,则师焉④天下应⑤不如登之博见也⑥伏尸百万,流血橹⑦然陈涉枢之子⑧故木受绳则⑨五亩之宅,之以桑⑩孔子郯子、 苌弘、师襄、老聃

    A.①⑥/②④⑦/③⑧/⑤/⑨⑩ B.①⑥/②⑩//③⑨/④⑦/⑤⑧

    C.①⑥⑩/②⑨/③/④⑦/⑤/⑧ D.①⑥/②⑨/③⑩/④⑦/⑤/⑧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对,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野生动物园动物伤人事件引起网民高度关注,倘若仅仅靠园方的单方重视,某些游客仍然置若罔闻,此类事件恐怕还会上演。

    C.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D.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在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要师心自用、终身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

  •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B.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也为王朝的代称。

    D.国子博士:是国子监的官员,负责教导诸生。国子监(国子学):古代最高学府。唐代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国子学博士既是工作在国子学的高级教员,也是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

  • 4、选出对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

    A.①六王(完了) ②蜀山(光秃秃) ③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咸阳(趋向)②廊腰回(萦绕)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①雷霆惊(突然)②而望焉(宠幸) 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能善是,是足为艺人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不过数仞而下

    D.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驮水的曰子

    温亚军

    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放上去。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够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上等兵感觉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虽然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一个不高兴的表情。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唯一的动点。这唯一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过了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突然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来。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唯一的动点。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上等兵用独特的训驴方式驯服了驮水的驴的过程,表现出上等兵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性格特点。

    B.上等兵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准备好,是因为他对“黑家伙”的不舍。

    C.小说中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里唯一的动点”。两次描写都表现了人和动物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D.文中画线句描写了一人一驴行走在山路上,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展现出空灵悠远、意境优美的画面。

    2请探究小说标题的含义。

    3小说中驮水的驴名叫“黑家伙”,上等兵却没有具体名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名篇名句默写

    (1)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5)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赞公房

    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赞公:作者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间,杜甫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而被贬,暂居秦州,不意在此遇到同样被贬的赞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诗人与老友相逢的季节,以“何来此”发问,表达意外之情。

    B. 颈联赞美了赞公遭到放逐,宁愿违背本性,也要坚守禅心的品质。

    C. “陇月”不仅写景,更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

    D. 尾联照应诗题“宿”,诗人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内心变得平和。

    2颔联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其语闳大不经。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而内圆凿,其能入乎?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荧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注:禨祥:祈神求福之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 事:侍奉,为……做事

    B.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 合从: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从,通“纵”。

    C.以鼓琴威王 干:做

    D.而荀卿最为老师 老师:年老资深的学者。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受业子思门人   身亲往师

    B.以鼓琴干威王,及国政   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兰陵

    C.卫灵公问陈,孔子不答   春申君死荀卿废

    D.后有驺子之属   持方枘而内圆凿,能入乎

    3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荧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B.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荧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C.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荧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D.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荧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子即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孙子兵法》,被尊称为“兵圣”。

    B.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传说中的圣君;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C.伯夷,与弟弟叔齐并称,以谦让王位,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的气节流芳千古。

    D.祭酒,古代以酒祭祀或祭奠的礼仪,也指酹酒祭神的长者,后用为官名如“国子祭酒”。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所处的是一个以武力征伐为主导思想的时代,所以孟子只能通过著书来实现理想。对此,作者既赞扬了孟子守道不阿精神,同时也指出其仁政主张不合时宜。

    B.驺衍虽然一开始能够受到各国君王的热情接待,甚至享有很高的礼遇,但是他的思想却很难施行。作者批评其学说荒诞怪异之处,且认为其为人有“阿世俗”之嫌。

    C.荀子憎恶诸侯们被装神弄鬼的巫祝迷惑而不能行大道,且当时儒道两家都有弊端,故愤而著书立说。作者肯定他融合墨家、道家改造儒学的功绩和对正道的坚守。

    D.本篇是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卿的合传,却插入阴阳家驺衍等人,且传主孟、荀用笔少,而叙驺衍泼墨多,这是衬托笔法,更能凸显孟子、荀卿地位之高,人格之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常有一些同学因为考试失利,挨了批评或者跟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矛盾而心灰意冷,甚至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

    试写一篇议论文,劝说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