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句,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数罟不入洿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所守或匪亲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类物候现象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
②人们可以据以安排农事。
③所以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类物候现象称作“大自然的语言”。
④好比是大自然传递给人类的信息。
⑤研究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对于发展生产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⑤②③
3、下列各项中“因、之、以、而”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之 奋六世之余烈 以致天下之士
C.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而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叩关而攻秦
4、阅读下面的材料,找出选项中性质不属于材料所论述的悲剧的一项是 ( )
悲剧的审美价值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悲伤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为情而死。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的致远号巡洋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仍然开足马力,冲向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最后致远号巡洋舰沉人海中,舰上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7,大部队及当地群众的转移,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弹尽粮绝之后,他们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忍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5、还原下面一首唐代律诗,加序号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①终古垂杨有暮鸦 ②紫泉宫殿锁烟霞 ③于今腐草无萤火
④欲取芜城作帝家 ⑤锦帆应是到天涯 ⑥玉玺不缘归日角
A.①③②④⑤⑥ B.②④⑥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②③①⑥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美]乔治·萨顿
①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
②第一件事是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③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
④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⑤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瞬间。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我们文明的寿命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归根结底,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⑥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若不承认这种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⑦十分清楚,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科学应该以各方面不同的力量给自身予辅助,用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⑧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真理是一样的,美丽和博爱也是如此。
⑨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不碰头?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回忆起我们得益于东方的全部东西——道德热忱,黄金规则,我们引以为荣的科学的基础——这是巨大的恩惠。没有什么理由说它在将来不该无限增加。我们不应该太自信,我们的科学是伟大的,但是我们的无知之处更多。总之,让我们发展我们的方法,改进我们的智力训练,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慢慢地坚定地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
⑩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让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对于不骄傲的、不采取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而记得自己最高思想的东方来源的、无愧于自己的理想的科学家来说,尽管不一定会更有能力,但他将更富有个性,能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能更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也将是一个更高尚的人。
(节选自《科学的说明:文明史论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里的“种子”意思“源头”,实验科学和数学也是源于东方的。
B.第⑤段说美国文明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其延续与否还要经过历史的考验。
C.第⑦段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有些科学家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因此造成了科学本质上的不完美。
D.第⑧段指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文章把它们比作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而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论证了尊重外来文化的重要性。
B.第⑤段从美国的文明谈起,先提出问题,然后指出危害,接着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必须具有的科学态度。
C.“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东方”和“法则”均使用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光明”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
D.本文使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告诉我们东方和西方科学应该互利互惠,和谐共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意在表明西方的科学重于东方的科学。
B.对东西方科学文明抱有错误态度的人大都不是科学家,因为他们无知识不懂科学。
C.实践表明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是净化不健康文明因素最好的办法。
D.道德热忱,黄金规则作为科学的基础,均得益于东方,将来会无限增加。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借助桑叶润泽比喻女子容颜姣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借后宫争宠、美人遭嫉来比喻自己被谗言攻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王義之对庄子“齐物论”思想进行质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③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②貔(xiū)虎,貔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貔虎噪”“鱼龙怒”,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2】周瑜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诗歌形象,下列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与本词一致的一项是
A.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赤壁怀古》唐王周)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唐杜牧)
C.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赤壁》南宋岳珂)
D.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贺新郎》元邵亨贞)
【3】同样写赤壁之战,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宦官)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B.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C.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D.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2】下列与本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
B.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将,有“飞将军”的美称,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里有王昌龄对李广的赞誉。
C.“结发”就是“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指童年或年轻为结发。文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的“结发”就是这个意思。
D.匈奴是历史上上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的统称。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跟从李广训练士兵的一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结果宦官被匈奴人放箭射伤,逃回到李广那里。
B.面对匈奴的几千名骑兵,李广的百名骑兵大为惊恐,想要逃跑,李广却不断下达前进的命令以诱敌,匈奴果然中计领兵撤离了。
C.李广宽厚爱人,也为士兵爱戴,士兵乐于为他所用。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时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
D.最后一段末,作者引用谚语,以桃李比喻李广,李广忠诚信实的品德,得到人们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深深的敬佩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2)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肖复兴同学上九年级的表弟原本成绩优异,但在2020年疫情期间手机游戏玩上瘾了,没有心思读书,如今中考结束,暑假也来了,马上就高中了,家人都为他担心。
请以肖复兴的名义给表弟写一封信,劝他放下手机。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关注读者对象,自拟标题,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