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词,道理)
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名词,方法)
C.伐无道,诛暴秦(名词,道义)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2、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喜剧的是( )
A.《仲夏夜之梦》 B.《威尼斯商人》 C.《皆大欢喜》 D.《理查三世》
3、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顶真)
B.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借代)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
D.“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婉曲)
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
B.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C. 奋六世之余烈 余烈:功业
D.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人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灯
鲍尔吉·原野
那年我到坝后,干什么去已经忘了,但脑子里挂记着那盏马灯。我们住在大车店的一铺大炕上,睡20多人,都是马车夫。白天,我和主车夫老杜套上我们的马车,拉东西。把东西从这个地方拉到那个地方,好像拉过羊圈里的粪。那羊圈真是世上最好的羊圈,起出20多公分厚的羊粪,下面还有粪,黑羊粪蛋子一层一层地偷偷发酵,甚至发烫,像一片一片的毡子,我简直爱不释手。并沉醉于羊粪发酵发出的奇特气味中。
晚上,我们住大车店。
大车店没拉电、客房挂一盏马灯,马厩挂一盏马灯。晚上,车夫们掰脚丫子,亮肚子,讲猥亵笑话。马灯的光芒没等照到车夫脸上就缩在半空中,他们的脸埋在黑暗中,但露着白牙。不刷牙的车夫,这时也被马灯照出洁白的牙齿。苇子编的炕席已经黄了,炕席的窟窿里露出炕的黑土。肮脏的看不出颜色的被褥全在马灯的光晕之外。房梁上,悬挂着一尺左右,像暖瓶一样的马灯。灯的玻璃罩里面的灯蕊燃烧煤油。花生米大小的火苗发出刺目的白光,马灯周围融洽一团桔黄的光芒,仿佛它是个放射黄光的灯,马灯的玻璃罩像电吹风的风筒,罩子四周是交叉的铁丝护具。装煤油的铁盒是灯的底座,可装二两油。
蛾子在屋顶缭绕,它们靠近灯,但灯罩喷出的热气流把它们拒之灯外。不久,车夫们响起鼾声,这声音好像是故意发出的极为奇怪的声音。你让一位清醒的人打鼾,他发不出梦境里的声音,他忘记了梦中的发声方法。有人像唱呼麦一样同时发出二、三个声音,有低音、泛音和琶音,有许多休止符使之断断续续。有人在豪放地呼出嚕之后,吸气却有纤细的弱音,好像他嗓子里勒着一根欲断的琴弦,而且是琵琶的弦,仿佛弹出最后一响就断了,但始终没断。打呼噜的人大都张着嘴,但闭着眼。他们张嘴的样子如同渴望被解救出来。我半夜解手回屋,背手踱步,在马灯的光亮下视察过这些打鼾的车夫,洞开的嘴还可以寓意失望,吃惊和无知。他们是够无知的,把这个村的羊粪拉到另一个村的地里。其实,我看到那个村也有羊圈。那时候,农村里的一切都归公社所有,拉哪个羊圈的粪都一样。就像一家人,把这个碗里的饭拨到那个碗里一样。车夫们睡姿奇特,如果在他们脸上和身上喷上一些道具血,这就是个大屠杀现场或者先烈就义图。有人仰卧,此乃胸口中弹,有人趴着,背后中弹。有人侧卧并保留攀登的姿式,证明他气绝最晚,想从死人堆爬出去报信但没成功。
即使不解手,我也希望半夜醒来到外面看看夜景。夏夜的风带着故乡性,它从虫鸣、树林、河面吹来,昆虫在夜里大摇大摆地爬,爬一会儿,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月亮瘫痪在一堆云的烂棉花套子里。我看到夜越深,天色越清亮。接壤黑黲黲的土地的天际发白。可见“天黑”一词不准,天在夜里不算黑,有星星互相照亮,是地黑了。被树林和草叶遮盖的地更黑,这正是昆虫和动物盼望的情景。在黑黑的土地上,它们瞪着亮晶晶的眼睛彼此大笑。夜风裹着庄稼、青草和树林里腐殖质的散发的气味,既潮湿、又丰富。我回屋,见马厩里的马灯照着马。木马槽好像成了黑石槽,离马灯最近那匹马大张着眼晴往夜色里看。灯亮照亮它狭长的半面脸颊,光晕在它鼻梁上铺了一条平直的路。马在夜色里看到了什么?风吹了一夜却没有吹淡夜色。那些踉跄着接连村庄的星星就像马灯。喝醉了的大车店老板手拎马灯,如同拎一瓶酒。他走两步路,站下想一想,打一个嗝。青蛙拼命喊叫,告诉他回家的路,但他听不懂。夏夜,马灯是村庄开放的花,彻夜不熄。马灯的提梁使它像一个壶,但没有茶水,只有光明。马灯聚合了半工业化社会的制作工艺,在电到来之前,它是有性格,有故事的照明体,它是移来移去的火,是用玻璃罩子防风的火苗之灯。它比蜡烛更接近工业化,但很快又变成了文物。马灯照过的模糊的房间,现在被电灯照的一览无余,上厕所也不必出门了。
(《鲍尔吉·原野散文精选集 河在河的远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车店挂马灯,马厩挂马灯,醉酒的大车店老板拎马灯,马灯有重要的时代特色。
B.“我”半夜起身解手,得以有机会观察到车夫们的睡相以及昆虫、马匹等的活动。
C.描写昆虫、月亮、青蛙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营造了亲切、祥和的夜间生活氛围。
D.“我”与马车夫们白天拉发酵的羊粪,晚上与他们住在大车店一起掰脚丫、聊天。
【2】第三段写出了马灯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何用意?
【3】作者在结尾写到“它比蜡烛更接近工业化,但很快又变成了文物”。请根据文意,说明“变成了文物”的含义,“比蜡烛更接近工业化”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描写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水龙吟》中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用乐景衬哀情,以花反衬自己因悲伤而面容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梦得[注]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梦得:刘禹锡的字,开成二年(837)与白居易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均遭冷遇。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少时”和“老后”的对比来回顾生平,又以反问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B.第三句描写生动,可以让读者想见到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
C.第四句再现两位老友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场景,“相看”二字细节动人,耐人寻味。
D.尾联的“更待”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开拓出了更加深远的意境,将诗意推向高峰。
【2】本诗题目写有“闲饮”,但后人评价其“闲而不适,以饮解忧”。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多之 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薄:攻击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逆:迎面
D.守仁不赴,请归省 省:省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指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2)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奋”当选年度国内字。
请结合你高中入学以来的学习生活,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奋”字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