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于反复不宜卤莽
C.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下面两段话横线处应填的语句是( )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 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A.①内中一个空的破碗 ②你放着罢,祥林嫂!
B.①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②祥林嫂,你放着罢!
C.①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②你放着罢,祥林嫂!
D.①内中一个空的破碗 ②你放着罢,祥林嫂!
3、“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这段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情境。
②渲染舞台气氛。
③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④暗示人物的心情,孕育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4、对小说中贾母吃饭场面描写的解说与鉴赏,不当的一项是( )
A.表现出贾府这个膏粱锦绣之家的繁文缛节。
B.渲染贾母这位“老太君”无上威严的地位。
C.表现封建社会簪缨之家的生活的奢侈荣华。
D.表现林黛玉出身的卑微与生性谨慎、敏感。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
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
D.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 爷
刘建超
①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茶爷不在乎赚钱多少,茶爷也不喜欢生意,之所以坚持做茶铺,他说,这只是念想,能闻到祖辈留下的气息,茶爷熟读《茶经》,却不推崇茶。电视台曾经做了个有关茶道的节目,邀请他说说茶道。茶爷捋着胡子说,茶叶也就是一种泡水的植物,常喝有益处,也没有市场上说的那么邪乎。茶圣陆羽一生嗜茶,还著有《茶经》,也不过活了71岁嘛。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茶爷自己一年四季,杯子里就泡毛尖。
②茶爷的杯子是个大号璃瓶,杯子里一半茶叶一半水,他走哪儿都抱着个杯子。茶爷早上泡一杯茶水,喝了添,添了喝,一天不换茶叶。晚上临睡前将茶叶捞出晾干,积攒多了就用泡过的茶叶包饺子蒸包子。
③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老街人都知道,茶爷请人喝茶也是有讲究的。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茶爷举举手中的杯子说,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这话是客套。你去也行,不去也行。茶爷要是说,走,去家里喝茶。那你注定是要跟着去的,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茶爷在老街的辈分也是很大。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
④七月天,闷热。茶爷在街上溜达,被一阵吵闹声吸引了,是和盛斋古玩店的胡老板。茶爷走进和盛斋,胡老板正扯着一个壮汉的胳膊不让走。原来是店里的伙计发现一枚古金币不见了,于是拦住了当时正要出门的壮汉。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茶爷看看壮汉,壮汉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光着上身,只穿条简单的短裤。壮汉看着茶爷说:“茶爷,要是不嫌弃我丢人,我立马脱光了让他们看看。”店里的伙计哭丧着脸说,确实是壮汉来了以后那枚古金币才不见了。茶爷喝了口茶,拧杯子盖的当口,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走,去家里喝茶。”茶爷扭头出门。胡老板张张嘴没说话,伙计还想拉住壮汉,壮汉一甩胳膊,跟着茶爷走出店门。
⑤茶爷家在老街八角楼旁,一个典型的老街四合院,院子当中放着个根雕制成的茶台。茶爷把壮汉领进门,两人坐在茶台前,夫人摆上一只大铜壶,一只白瓷兰花的大海碗。茶爷满满地倒上一碗茶,说:“这是自家调配的凉茶,有夏枯草、金银花、荷叶、桑叶、甘草、蜂蜜、冰糖。清心败火,疏肝理气。来,喝一碗。”壮汉本就心急,加之天热,走得急,汗珠子早已顺着脸颊往下淌,端起碗“咕咚、咕咚”就是个底朝天。茶爷微微笑着,又倒满一碗。“来,接着喝,慢慢说。”壮汉又是一碗喝进。两个人喝着茶说着话,一壶凉茶被壮汉喝完了。壮汉揉着圆鼓鼓的肚子,说:“茶爷,我得用下您家的厕所,憋得慌啊。”茶爷指指方位。壮汉站起身,就听见“扑簌”一声,一枚金灿灿的古钱币从壮汉的裤腿里掉出,骨碌滚到茶爷脚前。茶爷弯腰拾起古钱币,说:“天热手滑,瞧瞧,这钱币滑落到你的腰间你都没留意啊。快去还给胡老板吧,回来咱爷俩接着喝茶。”壮汉呆立着,涨红了脸。接过钱币羞愧地给茶爷鞠个躬,走了。夫人来收拾茶具,说:“我都看出来了,他是把钱币藏在肚脐眼里了,不然裤子提那么高?茶水喝多了,肚子圆了,钱币就藏不住了。”
⑥茶爷站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说:“我去叫华文华武来喝茶。”华文华武是双胞胎兄弟,在老街开了间摄影工作室,去年兄弟俩的母亲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兄弟俩因为拆迁赔偿款的分配闹翻了,甚至还动了手。
⑦茶爷给兄弟俩倒上第一壶茶,说:“在清朝啊,有位贤人叫王好古,他在《汤液本草》中说喝茶能清头目;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我这一壶绿茶就有这个治疗头目不清的功效。来,喝喝茶。”华文华武谁也不看谁,端起碗一饮而尽。茶爷说:“头脑清楚点没有?头脑清楚就能想起点啥事情。你俩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哥俩7岁的夏天,一起去河边玩耍。弟弟华武不小心滑落到河里,河水很急,华武扑腾着喊叫。哥哥华文见状,一跃跳下河,紧紧抓住弟弟的手不丢。幸好进货路过的茶爷把他俩拉了上来。茶爷说:“华文你小子也不会游水,还往河里跳。”华文说:“我是哥哥,我不能让弟弟死。“兄弟俩面对面,又喝了一碗清茶。
⑧茶爷换上第二壶茶,说:“来尝尝乌龙茶。还是清朝啊,有个叫黄宫绣的人在《本草求真》里也说喝茶能治头目不清。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下午喝鸟龙茶,健脾消食让人神清气爽啊。你哥俩再想想,17岁,1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华文华式17岁那年一起参加高考。哥俩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哥俩家境窘迫,靠母亲打零工度日,供不起两个人上大学。弟弟华武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藏下,去打工赚钱,最后悄悄去卖血,给哥哥攒够上学的钱。茶爷知晓情况后,资助兄弟俩念完大学。茶爷说:“骨肉之情的事,咋就都忘了?”兄弟俩又喝了一碗茶,对望着,握住手,抱在一起默默流泪到号啕大哭。
⑨茶爷喝口茶,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
⑩老街有了新的俗语:茶爷请客——你得有度量。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2月,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短短一句话,交代了茶爷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环境。
B. 茶爷是一个茶叶商人,他熟读《茶经》,了解各种茶叶特点。他热情好客,喜欢请人喝茶,主要是因为喝茶能清心败火,能治头目不清。
C. 小说对晋中老街的描写着笔不多,但老街的八角楼、茶爷的四合院,院中根雕的茶台和喝茶用的铜壶、瓷碗都凸显着老街的古朴和悠久。
D.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茶爷请客——你得有度量”一语双关,既概括了全文内容,烘托了茶爷人物形象,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2】小说以“茶爷”为题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茶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茶爷人物形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却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表达作者的质问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_? ”
(5)《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夜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①万井②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释:①笳:一种乐器。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是说深夜院静,诗人听到疏落的轻微的雨声,也听到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B.引起诗人注意的有秋虫蟋蟀的鸣声,有梧桐枝上的“寒色”。“寒色”,意指秋夜的霜露在梧桐树上染抹的带着寒气的色。
C.“短榻”“孤灯”,以及传遍万户千家上空的凄清胡笳声,这些典型的景物,引起了诗人对故园家乡的深情、美好的回忆。
D.“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天涯”示意漂泊在外,“江东”则用项羽的典故泛指家乡。尾联抒发了诗人羁旅天涯孤寂凄苦的思归之情。
【2】请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元忠,本名真宰。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仪风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异之。
徐敬业据扬州作乱,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之,则天诏元忠假节监其军事。孝逸至临准,而偏将雷仁智为敬业先锋所败,敬业又攻陷润州,回兵以拒孝逸。孝逸惧其锋,按甲不敢进。元忠谓孝逸曰:“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且海内承平日久,忽闻狂狡,莫不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不进则解远近之望,朝廷咎公,何辞以远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孝逸然其言,乃部勒士卒以图进讨。时敬业屯下阿溪,敬业弟敬猷率偏师以逼淮阴。元忠请先击敬猷,孝逸惧腹背受敌,元忠条利病反复。从之,乃引兵击敬猷,一战而破之。
帝尝从容曰:“外以朕为何如主?”对曰:“周成、 康、汉文、景也。”“然则有遗恨乎?”曰:“有之。王义方一世豪英,而死草莱。议者谓陛下不能用贤。”帝曰:“我适用之,闻其死,顾已无及。”元忠曰:“刘藏器行副于才,陛下所知,今七十为尚书郎。徒叹彼而又弃此。”常默然惭。寻陷周兴狱,诣市将刑,则天以元忠有讨平敬业功,特免死配流贵州。时承敕者将至市,先令传呼,监刑者遽释元忠令起,元忠曰:“未知敕虚实,岂可造次。”徐待宣敕,然始起谢。观者咸叹其临刑而神色不易。圣历元年擢拜御史中丞。又为来俊臣所陷,再被流于岭表。复还,授御史中丞。元忠前后三被流,于时人多称其无罪。则天尝谓曰:“卿累负谤铄,何也?”对曰:“臣犹鹿也,罗织之徒,有如猎者,苟须臣肉作羹耳。此辈杀臣以求达,臣复何事。”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费焉。
B.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费焉。
C.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
D.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封事,古代臣下奏陈秘密事项,为防止泄漏在封口处贴双重封条呈进。始于汉代,唐代仍用于秘密进谏。
B.假节,就是假以符节的意思,皇帝将符节给执行临时任务的大臣使用,完成任务后符节会被收回。
C.周兴狱,唐代监狱名称。周兴,武则天时的酷吏,成语“请君入瓮”讲得就是他和来俊臣的故事。
D.流,古时把犯人遣送到边远地方服劳役的刑罚,唐代流刑分三等,即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元忠倜傥傥不羁,才华突出。他年轻时志气豁达,不热衷功名利禄,因此多年不被选调。后来给皇帝上呈封章崭露头角,受到了皇帝的赞叹赏识。
B.魏元忠冷静勇毅。徐敬业作乱,他随李孝逸奉命征讨,刚交战先锋部队就被徐敬业挫败。李孝逸心中惧怕,按兵不前,经魏元忠耐心反复劝说才部署进攻。
C.魏元忠直言不讳,忠心可嘉。皇帝询问朝外对自己的评价,他指出皇帝不能任用贤能,而且针对皇帝的解释不依不饶,让皇帝无言以对感到惭愧。
D.魏元忠不畏权贵,屡遭陷害。差点被杀,但他临刑不惧、处变不惊的态度受到人们的赞叹。三次被流放,连武则天都对他的遭遇感到好奇而专门询问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军不进则解远近之望,朝廷咎公,何辞以逃逗挠之罪?
(2)徐待宣敕,然始起谢,观者咸叹其临刑而神色不易。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说: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举世昏迷,莫能觉悟。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刘慈欣《流浪地球》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你了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邮箱: 联系方式: